[发明专利]一种阵列式负离子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26227.0 | 申请日: | 2016-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4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少翔;许浩珲;李思全;焦津;章雪亮;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A61L9/2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廖盈春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负离子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晕放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阵列式负离子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负离子发生装置采用电晕放电原理,通过在正电极与负电极之间施加负直流高压,使得电极表面曲率半径很小处周围的电场强度很大,空气局部电离放电,生成电荷和负离子。负离子发生装置产生的负离子浓度与负直流高压值和电极结构相关。当负直流高压大于使电极发生电晕放电的电压值,且负直流高压小于使电极出现击穿的电压值时,负直流高压越大,产生的负离子浓度越大。电极结构不同,电极产生的负离子浓度也不同。负离子发生装置采取某种电极结构,将施加于电极之间的负直流高压为使电极出现击穿的电压值时,负离子发生装置产生的负离子浓度称为该负离子发生装置的负离子浓度上限。常见的负离子发生装置电极结构采用板板电极结构,线板电极结构,线筒电极结构和针板电极结构,这些结构由于存在电极板,使负离子对电极复合十分强烈,负离子浓度急剧降低,导致负离子发生装置产生的负离子浓度上限显著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式负离子发生装置,旨在解决由于现有技术中由于大量负离子对电极复合而导致负离子发生装置产生的负离子浓度上限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阵列式负离子发生装置,包括负直流电源模块、电极模块和风力驱动模块;电极模块包括正电极线与负电极线,且正电极线与负电极线平行间隔排列,正电极线公共端与所有正电极线连接,负电极线公共端与所有负电极线连接;
电极模块中正电极线公共端接地,负电极线公共端连接负直流电源模块输出端,风力驱动模块输出朝向电极模块的高速气流;
负直流电源模块,用于输出可使正电极线与负电极线产生电晕放电的负直流电压;
风力驱动模块,用于输出可将负离子从电极模块中扩散出的高速气流;
正电极线与负电极线的间距由负直流电源输出负直流电压和所处环境温湿度确定,正电极线的数量和负电极线的数量由所需负离子数量确定。
负直流电源模块产生可使正电极线与负电极线产生电晕放电的负直流电压,负直流电压施加于电极模块的正电极线与电极模块的负电极线之间,正电极线与负电极线均发生电晕放电,由于正电极线的存在,使负电极线附近电场强度加强,同时正电极线与负电极线间隔排列能够进一步提高负电极线附近的电场强度,使空气电离放电更剧烈,产生更多的负离子,风力驱动装置产生高速气流,使负离子快速从电极模块中扩散出去,降低负离子对电极复合数量,提高本发明产生的负离子浓度上限。
进一步地,还包括风道,风道为两端开口的管道,风道一端与风力驱动模块输出端连接,风道另一端与电极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离子计数模块和电压控制模块,离子计数模块位于电极模块附近,离子计数模块输出端与电压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电压控制模块输出端与负直流电源模块输入端连接;
离子计数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电极模块产生的负离子数量;
电压控制模块,通过比较电极模块产生的负离子数量与负离子数量的设定值确定向负直流电压模块发出的电压调整指令。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第二发送模块以及第二接收模块;
第一发送模块获取负离子计数模块监测的负离子数量信息,并将负离子数量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发送给第一接收模块;
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由第一发送模块发送的负离子数量信息,并将负离子数量信息传输给电压控制模块;
第二发送模块获取由电压控制模块输出的电压调整指令,并将电压调整指令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发送给第二接收模块;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第二发送模块传输的电压调整指令,并将电压调整指令传输给负直流电源模块。
进一步地,风力驱动模块主要由风扇矩阵和气流分布板组成,风扇矩阵包括排列成矩阵的多个直流轴流风扇,风扇矩阵输出的高速气流进入气流分布板,由气流分布板均流后的均匀高速气流流入风道;风扇矩阵用于产生高速气流,气流分布板用于将高速气流转化为均匀高速气流,提供均匀高速气流,有利于减少负离子复合。
进一步地,正电极线直径比负电极线直径大,可以产生更多的负离子。
进一步的,正电极线和负电极线的材料为不锈钢或其他不易生锈合金,避免正电极线或负电机线的锈蚀导致负离子生成效果降低或出短路。
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获得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262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法腐蚀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户外配电柜安装锁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