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25767.7 | 申请日: | 201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6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郭相凡;雷五八;罗伯特·巴亚科;赖纳·斯巴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3/06 | 分类号: | F25D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设备 | ||
一种制冷设备(6),包括:具有内箱胆(11)、下壳板(12)、连接内箱胆(11)与下壳板(12)的梁(13)的箱体(1),以及固定于梁(13)、用以增强底壁(131)强度的加强件(2),加强件(2)和前壁(132)之间形成空腔(20),空腔(20)内外具有经发泡形成的隔热材料(10)。加强件(2)与梁(13)的前壁(132)围合一空腔(20),使得隔热材料(10)将梁(13)和加强件(2)形成一个受力整体,从而有利于防止碰撞造成底壁(131)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梁作为连接件在制冷设备中广泛使用。例如可以连接上下、左右两相邻储藏室的内胆箱,又例如还可以连接下储藏室内胆箱与下壳板。实际运输过程发现,连接下储藏室内胆箱与下壳板的梁的水平部分由于位于制冷设备底部,且强度较低,经常由于磕碰等原因出现变形。尤其在制冷设备较宽时,上述问题更加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于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变形的制冷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内箱胆、下壳板、具有底壁与前壁的梁、位于下壳板和内箱胆之间经发泡形成的隔热材料,所述梁的底壁连接于所述下壳板,前壁连接所述内箱胆;以及
固定于所述梁、用以增强所述梁底壁强度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位于所述底壁和所述内箱胆之间;
其中,所述加强件和所述前壁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所述隔热材料。
由于加强件与梁的前壁围合一空腔,隔热材料将梁和加强件形成一个受力整体,加强件分担碰撞对梁底壁的部分冲击力,从而有利于防止梁底壁变形。
可选地,所述加强件包括相对的上板部与下板部,所述空腔位于所述上板部和下板部之间,所述下板部贴合于所述底壁。加强件的下板部水平贴合于梁的底壁上表面,一方面可以通过选择刚性强的下板部,抵抗梁底壁的变形,另一方面能直接将梁底壁的变形传递至下板部。
可选地,所述加强件包括连接所述上板部和下板部的一端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有通孔用以所述发泡过程中的发泡液通过。发泡过程中,发泡液可以a)通过上板部和连接板两端的间隙,进入两板部之间的空腔,也可以b)通过连接板上开设的通孔进入两板部之间的空腔。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包括向下倾斜的倾斜部,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倾斜部。连接板a)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b)也可以形成向下倾斜的坡面。相对于a)方案,b)方案中在坡面上开孔更利于发泡液的进入。
可选地,所述倾斜部设有多个以预定间隔分布的所述通孔。
可选地,所述上板部和/或下板部自由端抵持于所述前壁。上板部自由端抵持于梁的前壁,能提高梁的加强效果。
可选地,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左下角加强块与右下角加强块,固定于所述梁的底壁与前壁;所述加强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左下角加强块与右下角加强块。左下角加强块与右下角加强块分别用于对箱体左下角与右下角的强度进行加强。本方案为加强件两端的固定提供了具体的方案。加强件两端还可以直接固定于梁。
可选地,在制冷设备宽度方向上,加强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下角加强块以及右下角加强块交迭。即在左右维度方向上,加强件两端固定于左下角加强块与右下角加强块上表面,有利于提高固定的牢固性及操作方便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257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