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恒温储热孵化箱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22373.6 | 申请日: | 201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4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石栋;宋本南;莫国强;张广平;雷杰枫;李世通;梁琦;莫才颂;叶家万;黄伯志;凌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41/00 | 分类号: | A01K41/00;A01K41/02;A01K41/04 |
代理公司: | 茂名市穗海专利事务所44106 | 代理人: | 李好琚 |
地址: | 52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恒温 孵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热利用和储热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太阳能恒温储热孵化箱。
背景技术
孵化箱是指人工模拟卵生动物母性进行温湿度翻蛋等条件经过一定时间将受精蛋发育成生命的机箱;孵化箱为禽蛋孵化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对相关禽蛋的发育至关重要,而目前市面上孵化箱大多都是使用隔水电热式来加热,由于禽蛋孵化的温度一般都在25℃-37℃之间,直接电热式加热容易局部温度过高,箱体内的温度不均匀,很容易造成胚胎死亡;已知技术中,专利申请号为201520809927.X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甲鱼恒温孵化箱,通过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将太阳光能转换成电能,自动恒温控制系统保持孵化箱内温度恒定;专利申请号201420397499.X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恒温恒湿孵化箱,包括温度调节系统、 湿度调节系统、 换气系统、 照明灯、 恒温恒湿探头、 翻蛋系统、 孵化区、 箱体、 控制器和电源等;专利申请号为201320037247.1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孵化箱,方便操作人员在箱体外部,不用隔着玻璃窗即可直接读取温度,但智能检测自动化不高。
综上所述,目前已有的孵化箱,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直接采用电热式加热,对孵化箱温度均匀调控较难,容易造成禽蛋胚胎死亡;2、单纯采用电热式加热,对消耗的电能较多,不够节能环保;3、孵化箱的智能检测自动化不高;基于上述问题,迫切需要对现有技术的孵化箱进行技术改进改良,以满足使用需求。
针对已有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太阳能光热利用和辅助电间接加热,能够储热及均匀恒温的孵化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光热利用和辅助电间接加热,能够储热及均匀恒温的太阳能恒温储热孵化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恒温储热孵化箱,包括孵化箱箱盖、观察孔、温度湿度传感器、箱盖玻璃层、箱盖储热层、孵化箱箱体、箱体玻璃层、箱体储热层、中间真空层、遮阳机构、保温层、换热管道、送风管道、半导体制冷片、孵化箱内腔、小功率风机、盖柄和测控装置;所述孵化箱箱盖包括箱盖玻璃层、箱盖储热层、观察孔、温度湿度传感器和盖柄;孵化箱箱盖上设置有用于提起打开孵化箱箱盖的盖柄,箱盖玻璃层设置在箱盖储热层的上部,箱盖玻璃层为玻璃集热层,采用外、内两层玻璃中间夹设中间真空层的结构,箱盖玻璃层采用透光性高的白玻璃透过长波太阳光,并使短波太阳光不被热辐射出来,实现集热作用,中间真空层用来减少对流和导热损失,达到保温作用;所述箱盖储热层的中央设置观察孔,观察孔内设置有用于扩大视野范围、全方位观察孵化箱内腔的凸透镜,温度湿度传感器穿过箱盖玻璃层和箱盖储热层用来检测孵化箱内腔的温度和湿度,并将温湿度信号传送至测控装置实现显示、记录和保存;所述孵化箱箱体包括箱体玻璃层、箱体储热层、遮阳机构、孵化箱支座、保温层、换热管道、送风管道、半导体制冷片、恒湿喷嘴、冷凝水沟槽、排水排气孔;箱体玻璃层位于箱体储热层外,且其结构与箱盖玻璃层结构一致;所述箱体储热层内填埋有换热管道,换热管道通过出水管口和进水管口与外部连通实现热水流通;所述箱体储热层下部设置保温层,保温层选择隔热性能较好的材料,避免热量损失严重;所述孵化箱箱体内设置孵化箱内腔,孵化箱内腔底部安装有送风管道,送风管道紧贴箱体储热层且周围布满半导体制冷片,送风管道与小功率风机连通;所述遮阳机构位于孵化箱箱体外边两侧,当不需要箱体玻璃层集热时,从遮阳机构拉出帆布遮盖孵化箱箱体以防止阳光过猛。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孵化箱箱盖和孵化箱箱体之间通过绞链接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盖储热层和箱体储热层内填充有储热材料,根据孵化蛋最佳孵化温度选取不同熔点的储热材料,储热材料为脂肪酸或石蜡。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间真空层底部设置有太阳光反射镜,太阳光反射镜反射透过外玻璃的太阳光到内玻璃上,再透过内玻璃传递到箱体储热层加热储热材料。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管道为强化传热铜管,换热管道内的热量传递至箱体储热层内的储热材料使其熔化,达到固液共存状态;储热材料再缓慢热辐射和导热到孵化箱内腔,避免孵化箱内腔温度上升过快而引起胚胎、孵化蛋死亡的现象。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风管道由多个小管道均匀分布构成,小功率风机把孵化箱外的风吹入,经过箱体储热层加热,通过均匀布置的送风管道送入孵化箱内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223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循环养殖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河蟹、龙虾生态养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