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防治植物根结线虫的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815512.2 申请日: 2016-09-12
公开(公告)号: CN106399166B 公开(公告)日: 2019-09-24
发明(设计)人: 肖炎农;袁和奇;黄豆豆;王高峰;肖雪琼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01N63/00;A01N63/02;A01P5/00;A01P21/00;C12R1/025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龚莹莹
地址: 430070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 根结线虫 发酵菌液 防治植物 根结 根系 豌豆 活性测定试验 室内盆栽试验 发酵上清液 大田试验 二龄幼虫 根系伸长 豌豆植株 线虫病害 豌豆根 虫病 对线 防效 结线 菌株 应用 细菌 致死 室内 生长 开发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株防治植物根结线虫的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及其应用,所述的木糖氧化无色杆菌为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 AH‑5,CCTCC NO:M 2016458。在室内杀线活性测定试验中,AH‑5菌株发酵上清液对线虫二龄幼虫的24h的致死率可达92.4%;室内盆栽试验结果显示,AH‑5发酵菌液处理组的豌豆根系根结数明显减少,40天后防效可达72.29%。在豌豆根结线虫病的大田试验中,AH‑5处理组的豌豆根系根结数明显减少,120天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为43.59%;而该菌的发酵菌液还可以具有促进豌豆植株生长、根系伸长的作用,是一株极具开发潜力的线虫病害的生防细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植物线虫病害的无色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根结线虫因其世界范围性的地理分布以及广泛的寄主范围,对许多重要的经济作物造成严重危害,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病原物之一。据估计,最常见的种可以侵染超过5500种植物。根结线虫的寄主遍及粮食、油料、蔬菜、果树等作物,例如番茄、生菜、黄瓜、花生、烟草、柑橘等植物都可被根结线虫侵染。植物根系发病后多个根结连在一起,形成大小不一的肿瘤,发病晚期根变得粗糙且容易腐烂。根部畸形导致整个植物运输系统受损,从而导致植株地上部分出现发育不良、矮化、黄化以及果实畸形等症状,更加严重时则导致植株死亡。

线虫病害在生产上已成为一类重要的顽固性病害,控制该病害的发生与蔓延是确保作物产量与品质而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根结线虫病的防治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即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种植抗性品种是一种重要的控制线虫病害发生的农业措施,而抗病品种的缺乏限制了它的发展,而且部分抗性品种并没有很全面的应用。部分番茄抗性品种的种植与其它防治手段的联合使用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因为有些品种在一些国家当地产量低,所以推行后并没有受到种植者们的欢迎。

长期以来,我国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现阶段防治根结线虫的主要方法还是依赖于化学药剂。化学药剂高效,易使用,但是由于农药污染较为严重,食品中农药检出率高达90%以上,这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同时,由于食品农药残留问题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这对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农药残留已成为食品安全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相比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具有安全、环保和无残留等优点。注重低毒、高效和选择性强的生物农药开发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目前,许多研究者提倡并在重点研究开发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来控制线虫病害。生物防治措施既对环境友好,对人畜安全,又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所以颇受青睐。目前已经报道过的生防真菌有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厚垣轮枝菌(Verticillium chlamydosporium)、被毛孢(Hissutella spp.)、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等,杀线效果较好的生防细菌有巴氏杆菌(Pasteuria spp.)、芽孢杆菌(Bacillusspp.)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除虫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等。

迄今为止,利用细菌防治线虫病害的报道不少,但是关于利用木糖氧化无色杆菌防治植物线虫病害研究尚未被报道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木糖氧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xylosoxidans AH-5(本发明或称为AH-5菌株),该菌株对根结线虫病有较强的防治效果。该菌株已于2016年9月5日送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分类命名:Achromobacterxylosoxidans AH-5;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6458;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5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