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锁式电磁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3622.5 | 申请日: | 2016-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38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洪;李禄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7/16 | 分类号: | H01F7/16;F16B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21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工装置的安保机构,具体地指一种自锁式电磁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传统的电磁控制装置主要由上本体1、下本体2、开关部件7、惯性体部件8、惯性弹簧9、壳体14、线圈部件15、衔铁17、轭铁18、压缩弹簧19、转子机构21、锁定销23组成。
上本体1为带有偏心孔的圆柱体形状,偏心孔为阶梯孔。上本体1的偏心孔上端内装有惯性体部件8、惯性弹簧9、开关部件7。惯性体部件8为阶梯状的圆柱体,中部带有环型槽,另一端为开口形状,开关部件7通过螺纹与上本体1连接。
下本体2也为带有偏心孔的圆柱体,下本体2的偏心孔内装有能够转动的转子机构21。上本体1与下本体2通过螺钉连接。壳体14内装有锁定销23、衔铁17、轭铁18、压缩弹簧19、线圈部件15。壳体14为圆柱体的桶状结构,一端为开口形状,另一端为带有中心孔的底部,壳体14底部有外螺纹,壳体14通过外螺纹被固定在上本体1的侧面孔中。轭铁18为中心带孔的圆柱体形状,中心孔口部为喇叭形状;线圈部件15用漆包线缠绕在带中心孔的工字形线架上;衔铁17为圆柱体形状,圆柱体一端为锥形结构,衔铁17另一端带有中心孔,中心孔内装有锁定销23;压缩弹簧19一端顶在轭铁18上,另一端顶在衔铁上7。
惯性弹簧9将惯性体部件8保持在初始状态,此时惯性体部件8将转子机构21锁定在安全位置。在未给线圈部件15供电的情况下,锁定销23将惯性体部件8锁定在初始状态,即使存在沿惯性体部件8方向的冲击过载,锁定销23也能将其锁定。当给线圈部件15供电后,衔铁17和锁定销23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向轭铁18的方向运动,解除对惯性体部件8的限制,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惯性体部件8向上运动,进入工作状态。
然而,现有的电磁机构虽然能够实现锁定功能,但外形尺寸尤其是径向尺寸较大,需要产品能够提供较大的空间尺寸,同时结构复杂、成本高。此外,通过锁定销对惯性体部件进行锁定响应时间长,且驱动锁定销沿其轴向运动所需的电磁力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自锁式电磁控制装置,该装置将触发机构和电磁机构设置在同一个竖直方向上,两者采用轴向连接的方式,不仅大幅减小了装置的径向尺寸,而且惯性体部件的锁定响应时间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自锁式电磁控制装置,包括呈圆柱体形状的上本体和设置在上本体底部与之固定连接的下本体;所述上本体内设置有贯穿其顶端面且向下延伸的阶梯状第一偏心孔,所述第一偏心孔的下方设置有与之连通且垂直向下延伸贯穿上本体底端面的第二偏心孔,所述第一偏心孔的中轴线与第二偏心孔的中轴线重合;所述下本体内设置有贯穿其顶端面的第三偏心孔,所述第三偏心孔的中轴线与第一偏心孔、第二偏心孔的中轴线相偏离设置;
所述第一偏心孔内设置有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偏心孔顶部的开关部件、设置在第一偏心孔底部且可沿其内壁上下滑动的呈阶梯状圆柱体结构的惯性体部件、以及设置在开关部件与惯性体部件之间的惯性弹簧;
所述开关部件的顶部外壁与第一偏心孔的顶部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开关部件的底部向下延伸出触头;所述惯性体部件包括呈阶梯状的安装座、以及设置在安装座底部与之一体成型的呈杆状结构的惯性杆,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触头相匹配的接触座,所述惯性体部件的顶部可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压缩惯性弹簧直至接触座与触头触接,所述惯性杆的底部垂直向下延伸可贯穿第二偏心孔伸入第三偏心孔内,且所述惯性杆的中部间隔设置有第一环形限位槽、第二环形限位槽;所述惯性弹簧的顶端与开关部件的底端抵接,所述惯性弹簧的底端与惯性体部件的顶端抵接;
所述第二偏心孔内设置有电磁机构,所述电磁机构包括与第二偏心孔内壁贴合呈圆柱形中空筒状结构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与其内壁贴合呈圆柱形中空筒状结构的线圈部件、设置在线圈部件上方与壳体内壁贴合的限位部件、设置在线圈部件内腔上部与限位部件内壁贴合且可沿限位部件内壁上下滑动的衔铁、设置在线圈部件内腔下部且与壳体的底端面固定连接的轭铁、以及设置在衔铁与轭铁之间的压缩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36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附件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剪切应力法兰对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