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轮旋压设备中外旋直径可调的进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05537.4 | 申请日: | 2016-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38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臣;单德彬;杨川;陈宇;王森鹏;靳学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2/14 | 分类号: | B21D22/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孟宪会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旋压 设备 中外 直径 可调 进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旋进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对轮旋压设备中外旋直径可调的进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对太空探索的快速发展,需要采用超大型直径火箭助推器。目前准2500mm以内的金属圆筒大部分采用机械加工、板料卷焊和有模旋压成形的工艺方法。但对于超过准2500mm及以上的圆筒成形可以选择的成形方法屈指可数。对轮旋压是强力旋压技术的一种,是在传统有芯模旋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采用一对或几对内外旋轮同时对工件的内外表面进行塑性加工。由于没有芯模及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旋轮对数及形状,对轮旋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调整旋轮对径向距离,即可加工一定范围内任意直径、不同厚度的管件,因此降低了芯模的生产成本;在初始壁厚和变形程度相同的情况下,与芯模旋压相比,对轮旋压变形量由内外对称旋轮对共同完成,旋压力降低一半;由于材料流动对称,坯料内外层的变形量相当,使得对轮旋压产品具有较低的残余应力。特别是在制造大直径薄壁筒形件方面,现有的有模旋压设备存在模具成本高、通用性差和制造周期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有模旋压设备存在模具成本高、通用性差和制造周期长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对轮旋压设备中外旋直径可调的进给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轮旋压设备中外旋直径可调的进给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蜗杆、蜗杆箱、蜗杆固定板、涡轮、涡轮固定座、棘轮压板、棘轮盘、导向盘压板、棘轮导向盘、旋轮座导向盘、多个背轮和多个外旋轮组件,
旋轮座导向盘上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开设有两个或四个倒“凸”字形滑轨,多个外旋轮组件可滑动安装在倒“凸”字形滑轨上,棘轮导向盘安装在旋轮座导向盘上,导向盘压板压装在棘轮导向盘上,棘轮盘内嵌在导向盘压板内,每个外旋轮组件上安装一个背轮,且所述背轮与棘轮盘的内侧壁之间相接触,棘轮压板安装在棘轮盘上,涡轮固定座和涡轮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棘轮压板上,蜗杆固定板扣装在棘轮压板上,蜗杆箱安装在蜗杆固定板上,蜗杆安装在蜗杆箱上,且蜗杆与涡轮啮合,蜗杆的输出端与减速器连接,减速器与电机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本发明为保证坯料合理受力,外旋轮组件应沿坯料周向均匀分布,该套外旋进给装置中,在旋轮座导向盘内安装四个互成90°夹角的外旋轮组件或两个互成180°角的外旋轮组件,且旋轮座导向盘内滑槽与旋轮座尾段滑块间的配合保证了外旋轮组件只能沿滑轨作径向运动。棘轮盘通过棘轮压板、涡轮连接座与涡轮连接,当电机、减速器工作时,驱动蜗杆涡轮传动系统,从而带动棘轮盘在棘轮导向盘约束下旋转。由于棘轮盘内四段圆弧完全相同且外旋轮组件上背轮与圆弧段初始接触位置相同,当棘轮盘旋转时,外旋轮组件在棘轮盘推动下沿滑轨作同步径向进给运动。该套装置中,旋轮座导向盘、棘轮导向盘、棘轮盘、棘轮压板、涡轮固定座、涡轮的装配均确保同心。旋轮座导向盘、棘轮导向盘以及棘轮盘的直径均应大于坯料直径,外旋轮组件沿滑轨径向进给需确保能旋轮能够与坯料接触并挤压坯料。
本发明通过涡轮带动棘轮盘进行旋转,通过调整外旋轮组件在倒“凸”字形滑轨中的位置来对待滚压筒形件直径的调整,进而实现对轮旋压设备中不同直径进行滚压的问题,本发明能够对直径超过2500mm、壁厚为2mm的筒形件进行成形。
本发明由于无需采用芯模,生产成本降低一半,减少制造周期;另外,本发明由于外旋进给装置能够在径向方向调整,通用性好,因此,适用于各种直径的薄壁筒形件,尤其适用于大型薄壁筒形件的对轮滚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外旋压进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旋轮座导向盘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装置旋轮座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装置外旋轮组件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图5沿A-A出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装置棘轮导向盘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装置棘轮盘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装置导向盘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装置棘轮压板板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装置涡轮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装置蜗杆固定圆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055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