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藜芦醇在人膀胱癌耐药细胞中耐药逆转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01022.7 | 申请日: | 2016-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9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曼;王珊珊;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曼 |
主分类号: | A61K31/05 | 分类号: | A61K31/0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藜芦 膀胱癌 耐药 细胞 逆转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单体白藜芦醇的新用途,具体涉及白藜芦醇在人膀胱癌耐药细胞中耐药逆转的应用。
背景技术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2015年癌症统计结果显示:美国膀胱癌新发病例为74000例,死亡率为16000例。我国2003-2007年统计结果显示,膀胱癌总体发病率为6.69/10万,死亡率为2.53/10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膀胱癌根据肿瘤的浸润程度,可以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转移性膀胱癌。由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具有转高的转移率和死亡风险,对于这些病人,全身化疗是临床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尽管化疗药物不断升级,化疗方案不断改进,化疗效果仍然不理想,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多药耐药。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同时,对其他结构和作用靶点不同的化疗药物也产生交叉耐药的现象,是肿瘤难治疗、易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膀胱癌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是一个多因素共同参与、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的复杂过程。影响耐药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和肿瘤生存的微环境。这些因素主要是通过影响细胞内药物的浓度、药物的活性、药物的靶点、药物的代谢、细胞周期检查点、靶点介导的细胞损伤以及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等途径来实现耐药的。
据报道,大量的化学多药耐药逆转剂涌入到临床实验中,然而,由于目前的种种障碍,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化学多药耐药逆转剂在临床上治疗失败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它们对肿瘤患者的非特异性毒性。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逆转剂和抗癌药物之间的非预期的毒性作用。这些非预期的毒性作用使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毒性降低,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减弱,因而对肿瘤患者疗效差。而且,这些药物作用靶点通常单一、逆转效果差。因此,临床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低毒性、高效率、多靶点的新型耐药逆转剂。目前,中药因其低毒、高效和多靶点等作用优势已经在肿瘤耐药逆转研究中越来越被研究者重视。目前已从多种中药中发现了具有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中药单体成分。
中药按照有效成分可以分为甙类、生物碱类和挥发油类。白藜芦醇属于甙类。白藜芦醇(RES),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抗毒素,又称为芪三酚。它是非黄酮类的多酚化合物,分子式为Cl4H12O3,相对分子质量是228.2。它可以从坚果、桑椹、红酒等多种植物中提取。RES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多酚,具有抗病毒、抗炎症、抗氧化、抗衰老、心脏保护、神经保护等多种作用。目前,有大量的研究集中在RES抗肿瘤方面。研究证明,在人口咽上皮癌耐药细胞系KBv200中,RES能够显著增加耐药细胞对长春新碱的敏感性,并且能够下调MDR1和BCL-2的表达。Heiduschka G等证实,RES能够促进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对依托泊苷的敏感性,逆转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耐药性。研究发现,RES能够增强阿霉素对乳腺癌的毒性,能够通过降低MDR1的表达,从而逆转乳腺癌的耐药性。然而对膀胱癌耐药逆转剂的研究较少,本发明提供了白藜芦醇在人膀胱癌耐药细胞中耐药逆转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单体白藜芦醇在人膀胱癌耐药细胞中耐药逆转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白藜芦醇为一种中药单体。
优选地,所述中药单体的结构如图1所示。
优选地,所述细胞系为人膀胱癌耐药细胞系。
优选地,所述中药单体对人膀胱癌耐药细胞系具有耐药逆转作用。
优选地,所述耐药逆转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曼,未经张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010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