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测荷载的环状转体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95908.5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0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连秀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体 下摆 底板 锥形弹性体 转体施工 荷载 锥形部 顶面 球铰 上摆 安全性提供 混凝土施工 测力功能 电阻丝片 环状结构 连接销钉 平面接触 永久桥梁 转体结构 漏斗状 面接触 内球面 内锥面 球面状 外锥面 穿设 下凸 封装 转动 测试 参考 运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测荷载的环状转体支座,其包括:底板;下摆,设于底板的顶面,整体呈漏斗状;上摆,其整体呈环状,其下部呈下凸球面状,设于下摆的锥形部的内球面中,并能相对下摆转动;以及锥形弹性体,其整体呈环状,上部形成有内锥面,与下摆的锥形部的外锥面间面接触,其底部与底板的顶面间平面接触,其外周侧设有电阻丝片;连接销钉,穿设于上摆、下摆和锥形弹性体。其环状结构不但提高了转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其测力功能能测试转体结构物的转体重量,为转体施工及以后运营的安全性提供参考,降低转体球铰的结构高度,大大减少其整体重量,在完成转体施工后,可作为永久桥梁支座,不需球铰,可省去大圬工量的封装混凝土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状转体支座,尤其是一种可测荷载的环状转体支座。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尽量减小对现有交通运输的干扰,对于跨越既有线的跨线桥施工越来越多采用转体施工工艺。
在此工艺中,发挥承担转体重量和转动功能的关键部件是一个球铰,其由上球体、下球体和上下球体之间的减摩擦滑板构成,上球体浇灌于上转盘的混凝土中,下球体浇灌在下转盘的混凝土中,该球铰安装于桥墩的底部,转体施工完成后,用钢筋混凝土将转体球铰封装在桥墩的底部。
转体施工的转体重量一般较大,小则几千吨,大达万吨以上。因此,为保证转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转动球铰一般直径较大,其制造成本也就较高;而且仅具有转动功能,而不具备桥梁支座的其它功能和负荷传感器功能,转动重量不可知,转动后只能封死,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测荷载的环状转体支座,其环状结构可以提高转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球铰的结构高度,大大减少其重量,而与桥梁支座功能和负荷传感器功能的结合使得其完成转体施工后可作为一个永久的桥梁支座,并将其安装在桥墩的顶部进行转体,既可以节省一个转动铰,同时还可以省去大圬工量的封装混凝土施工,而测力功能使得可在转体之前测出转体结构的重量,为转体的安全性提供承载安全性方面的参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测荷载的环状转体支座,其环状结构可以提高转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可以降低球铰的结构高度,可以大大减少其重量。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可测荷载的环状转体支座,其包括:
底板,其顶面的中部设有凹槽;
下摆,设于底板的顶面,整体呈漏斗状,其具有一个基部和一个锥形部,基部呈筒状,其下部嵌设于底板的顶面中部的凹槽,锥形部由筒状基部的上部向外延伸,形成内球面和外锥面;
上摆,其中部设有贯穿孔使其整体呈环状,其下部呈下凸球面状,设于下摆的锥形部的内球面中,并能相对下摆转动;以及
锥形弹性体,设于底板的顶面与下摆的锥形部的外锥面之间,锥形弹性体整体呈环状,上部形成有内锥面,与下摆的锥形部的外锥面间面接触,其底部与底板的顶面间平面接触,其外周侧设有若干电阻丝片,通过测量锥形弹性体的形变量测量来自上摆的荷载;
连接销钉,穿设于上摆、下摆和锥形弹性体。
通过上述环状转体结构的设置,使得其不仅提高了转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而且可以降低转体球铰的结构高度,大大减少转体支座的整体重量;而与桥梁支座功能和负荷传感器功能的结合,使得其完成转体施工后还可作为一个永久的桥梁支座,并将其安装在桥墩的顶部进行转体,既可以节省一个转动铰,一物两用,同时还可以省去大圬工量的封装混凝土施工;另外,测力功能使得可在转体之前测出转体结构的重量,为转体施工及以后运营的安全性提供承载安全性方面的参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连秀,未经李连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959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再生拌和设备
- 下一篇:单侧半开口正反丝套筒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