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线缆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93947.1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7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亿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8 | 分类号: | H01B7/08;H01B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4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线缆 | ||
1.一种数据传输线缆,其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具有位于中心位置处的导体和包覆于导体外围的包覆层;其特征在于:前述导体外径在28至31美国线规(AWG)范围内,其中,在导体外径采用28AWG时,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中心间距设置为0.51mm至0.75mm;在导体外径采用29AWG时,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中心间距设置为0.38mm至0.75mm,在导体外径采用30至31AWG时,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中心间距设置为0.38mm至0.62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线缆还包括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并排设置的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相邻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设置,并且也具有位于中心位置处的导体和包覆于导体外围的包覆层,所述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的导体线规规格相同,并且第三导线与相邻的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的中心间距和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的中心间距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构成差分信号对,所述第三导线为接地导线。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构成差分信号对,且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包覆层分别包括包覆于导体外围的第一包覆层和包覆于第一包覆层外围的第二包覆层,所述第一包覆层的介电系数低于第二包覆层的介电系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层采用介电系数为2.1至2.4的绝缘材料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第二包覆层的介电系数为3.2至3.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体外径采用28至29AWG时,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中心间距设置为0.585至0.685mm,在导体外径采用30至31AWG时,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中心间距设置为0.45mm至0.55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体外径采用28至29AWG时,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中心间距设置为0.635mm,在导体外径采用30至31AWG时,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中心间距设置为0.5mm。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线缆还包括同时包覆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外侧的外包覆层,外包覆层的介电系数为第二包覆层介电系数的0.8-1.2倍。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线缆还包括同时遮盖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上侧和下侧的覆盖膜,所述覆盖膜的介电系数为第二包覆层介电系数的0.8-1.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939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