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晶硅铸锭工艺的晶体炉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69105.2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4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丁一;孙鹏;余刚;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8/06 | 分类号: | C30B28/06;C30B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多晶 铸锭 工艺 晶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晶硅铸锭工艺的晶体炉,属于多晶硅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现阶段,太阳能电池的主流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所用基体材料是单晶和多晶硅片,通过切割单晶和多晶硅晶体而得。其中多晶硅晶体是通过多晶定向凝固工艺得到的,现有多晶硅铸锭炉采用电阻或感应加热,将配比好的多晶硅放入方形坩埚内进行熔化后,控制热场提供一个竖直温度梯度,使得多晶硅料从底部开始冷却,逐渐形成向上长晶的定向凝固模式,从而得到多晶硅晶体。
综上所述,现有多晶硅铸锭炉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热场控制力度不够,导致多晶硅的生产效率不够高,耗能高;2)氩气流通受阻,因而生产的多晶硅晶体杂质含量高;3)炉内空间利用不足,设备占用空间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多晶硅铸锭工艺的晶体炉,能够加强热场的控制及氩气的流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杂质含量,有效利用炉内空间,节约成本,且操作简单,节能省时。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多晶硅铸锭工艺的晶体炉,包括炉体、石英坩埚及定向凝固装置;
其中,所述炉体包括上炉盖,所述上炉盖处设有输气管及抽气管,炉体底部设有升降柱,炉体侧面设有出气管;所述石英坩埚包括敞口的坩埚本体。
所述定向凝固装置包括石墨加热器、隔热笼及水冷装置;其中,所述石墨加热器包括若干石墨加热板及上部石墨环;所述石墨加热板设置于石英坩埚四周,且从上往下依次层叠,形成多层加热模式;所述上部石墨环设置于石英坩埚上方;所述隔热笼为一个由若干保温板围成的腔室,设置于石英坩埚及石墨加热器外围;所述水冷装置设置于石英坩埚下方。
所述输气管由外部穿过上炉盖、隔热笼并延伸至石英坩埚开口处,以使氩气通过其进入所述石英坩埚;所述抽气管由外部穿过上炉盖并延伸至隔热笼内,出气管由外部穿过炉体延伸至隔热笼内,以使其从所述隔热笼内向炉体外抽送氩气。
所述升降柱穿过水冷装置并与石英坩埚底部定位接触。
优选的,所述坩埚本体的内部底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盲孔,用作多晶硅铸锭工艺中的形核点,从而实现初始形核时形成均匀的小颗粒晶粒,实现降低晶体位错密度、优化晶粒晶向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保温板为碳纤维材料或碳碳复合材料,耐高温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优选的,所述上炉盖与升降机构相连,用于打开上炉盖。
优选的,所述抽气管为石墨管。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多晶硅铸锭工艺的晶体炉,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效果:1)本发明通过多层石墨加热板及水冷装置来提供竖直温度梯度,使坩埚底部冷却速度加快,提高生产效率,操作简单,节约能耗;2)通过合理的氩气流道设计加快炉内氩气的流通,降低多晶硅晶体内的杂质含量;3)本发明结构简单,有效利用炉内空间,减小设备占用空间,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多晶硅铸锭工艺的晶体炉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多晶硅铸锭工艺的晶体炉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包括:1-1、炉体,1-2、上炉盖,1-3、输气管,1-4、抽气管,1-5、升降柱,1-6、出气管,1-7、石英坩埚,1-8、石墨加热板,1-9、上部石墨环,1-10、保温板,1-11、水冷装置,1-12、升降机构;
2-1、炉体,2-2、输气管,2-3、抽气管,2-4、支撑柱,2-5、出气管,2-6、石英坩埚本体,2-7、坩埚盖板,2-8、侧壁保温板,2-9、顶部保温板,2-10、吊杆,2-11、底部保温板,2-12、石墨加热环,2-13、热交换台,2-14、升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实施例1:一种用于多晶硅铸锭工艺的晶体炉,包括炉体1-1、石英坩埚1-7及定向凝固装置;
其中,所述炉体1-1包括上炉盖1-2,所述上炉盖1-2处设有输气管1-3及抽气管1-4,且上炉盖1-2与升降机构1-12相连;炉体1-1底部设有升降柱1-5,炉体1-1侧面设有出气管1-6。
所述石英坩埚1-7包括敞口的坩埚本体,所述坩埚本体的内部底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盲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691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