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路除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59793.4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0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戴良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嘉盈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5/00 | 分类号: | B02C15/00;B02C23/12;B02C2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铁器,特别涉及一种双路除铁装置。
背景技术
矿渣是矿山开采、选矿及加工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统称,“矿渣”的全称是“粒化高炉矿渣”,它是钢铁厂冶炼生铁时产生的废渣。在高炉炼铁过程中,除了铁矿石和燃料(焦炭)之外,为降低冶炼温度,还要加入适当数量的石灰石和白云石作为助熔剂。它们在高炉内分解所得到的氧化钙、氧化镁、和铁矿石中的废矿、以及焦炭中的灰分相熔化,生成了以硅酸盐与硅铝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浮在铁水表面,定期从排渣口排出,经空气或水急冷处理,形成粒状颗粒物,这就是粒化高炉矿渣,每生产一吨生铁,要排出0.3~1吨矿渣。
高炉矿渣微粉,主要用途是在水泥中掺和以及在商品混凝土中添加,主要作用是可以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早强和改善混凝土的某些特性(如易和性、提高早强、减少水化热等),其利用方式主要表现为三种利用形式:外加剂形式、掺合料形式、主掺形式。矿渣微粉等量替代各种用途混凝土及水泥制品中的水泥用量,可以明显的改善混凝土和水泥制品的
综合性能。矿渣微粉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的新型掺合料,具有改善混凝土各种性能的优点,可
以大幅度提高水泥混凝土的强度,能配制出超高强水泥混凝土;可以有效抑制水泥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显著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碱骨料反应性能,提高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可以有效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海水浸蚀性能,特别适用于抗海水工程;可以显著减少水泥混凝土的泌水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可以显著提高水泥混凝土的致密性,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可以显著降低水泥混凝土的水化热,适用于配置大体积混凝土。
矿渣微粉生产工艺控制中,需要对矿渣进行除铁的工序。原生产设计中通常采用的是滚筒式除铁器的单一除铁方式,现有方法在回料过程中返回料与滚筒永磁面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通常较短,所以除铁效率和除铁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铁粒子对磨辊磨盘的磨损会缩短堆焊时间,增加停机时间,不利于企业的生产和经济利益。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路除铁装置,弥补了滚筒除铁器在回料过程中返回料与滚筒永磁面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短的缺点,在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了铁粒子对磨辊磨盘的磨损,延长了堆焊的时间,减少停机时间,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双路除铁装置,包括滚筒除铁器,还包括振动给料机、外循环斗提机、除铁器回料管、管道除铁器和磨机系统,所述振动给料机的一端与外循环斗提机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磨机系统连接,所述的外循环斗提机的另一端与除铁器回料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的除铁器回料管的另一端与滚筒除铁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滚筒除铁器另一端与管道除铁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管道除铁器的另一端与磨机系统的一端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原有的滚筒除铁器上新增设管道除铁器,实现了对矿渣微粉的双路除铁控制工艺,改善了传统单一除铁方式下回料与除铁装置接触面积小和接触时间短的缺点,有效提高了回料与除铁装置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大大提高了除铁效率。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双路除铁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双路除铁装置还包括外循环下料管道,所述的磨机系统通过外循环下料管道与振动给料机连接。本改进通过设置的外循环下料管可以方便对磨盘中产生的粗料进行收集与返回,同时方便拆卸,易于整套装置的检修、维护与保养。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双路除铁装置的又一种改进,所述的双路除铁装置还包括磨机回料管,所述的管道除铁器通过磨机回料管与磨机系统连接。本改进设置的磨机回料管方便了对余料的运输,同时方便拆卸,易于整套装置的检修、维护与保养。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双路除铁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在提高除铁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方便日常的检修、维护和保养,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1、外循环下料管道,2、振动给料机,3、外循环斗提机,4、除铁器回料管,5、滚筒除铁器,6、管道除铁器,7、磨机回料管,8、磨机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嘉盈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嘉盈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597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效粉碎机锤头
- 下一篇:环辊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