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金类薄壁焊接垫圈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52443.5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1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杨能阁;许斌;刘点;董少锋;席丽娜;王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角 薄壁焊接 管状原料 垫圈 加工 合金 切断刀 内孔 内切 外圆 向内 斜刃 毛刺 薄壁零件 多个零件 连续加工 生产效率 有效减少 切断处 变形 重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类薄壁焊接垫圈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管状原料内孔一端加工第一倒角;在管状原料距该端面依次为L1、L2……、Ln‑1和Ln处内切第二倒角;(2)采用宽度为d2的斜刃切断刀,在L1处从外圆向内孔切断,再在管状原料内孔切断后的一端加工第一倒角;然后在L2处从外圆向内孔切断;(3)重复步骤(2)直至Ln处切断,得到n个合金类薄壁焊接垫圈;其中,n≥2且为自然数,Ln‑Ln‑1=d1+d2+a,a为d1的10~20%;L1=d1。本发明可以实现连续加工多个零件;本发明切断处提前进行内切第二倒角,采用斜刃切断刀切断,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可有效避免薄壁零件的加工变形,有效减少毛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垫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金类薄壁焊接垫圈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某型航空发动机喷口焊圈材料为GH536,其形状为薄片带孔式结构(见图1),其作用是将燃油喷嘴喷口与壳体组件装配连接后进行熔化焊接,保证准确的定位连接和油路密封。
目前,焊接垫圈采用的传统加工模式为在数控车床上逐个加工,然后去除零件毛刺。由于焊接垫圈材料为镍基高温合金,零件精度高,薄壁,加工中易变形,零件加工后产生的毛刺比较硬,在去毛刺时,原工艺采用双手拿捏零件,用高速旋转的电机夹持磨头去除毛刺。由于零件尺寸小,批量大,长时间徒手拿捏零件进行操作劳动强度大,手指容易僵化,不但加工效率低,毛刺去除不彻底,而且人员造成人员安全伤害,因此,如何实现焊接垫圈的高效安全生产成了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合金类薄壁焊接垫圈的加工方法,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同时有效减少毛刺,提高加工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待加工的合金类薄壁焊接垫圈的外圆直径为R1,内孔直径为R2,厚度为d1,内孔一端设置第一倒角,该合金类薄壁焊接垫圈的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1)在管状原料内孔一端加工第一倒角;在管状原料距该端面依次为L1、L2……、Ln-1和Ln处内切第二倒角;
(2)采用宽度为d2的斜刃切断刀,在L1处从外圆向内孔切断,再在管状原料内孔切断后的一端加工第一倒角;然后在L2处从外圆向内孔切断;
(3)重复步骤(2)直至Ln处切断,得到n个合金类薄壁焊接垫圈;
其中,n≥2且为自然数,Ln-Ln-1=d1+d2+a,a为d1的10~20%;L1=d1。
进一步地,步骤(1)中的管状原料是由棒状原料依次经过平端面、粗车外圆、精车外圆和钻孔得到的。
进一步地,棒状原料采用刀尖直径为0.2mm的刀片进行平端面、粗车外圆和精车外圆。
进一步地,钻孔采用的是合金钻头,钻孔深度为10mm。
进一步地,钻孔时,先粗钻直径比R2小0.4~0.6mm的内孔,然后再用镗刀精镗内孔至直径等于R2。
进一步地,第二倒角的深度为0.1~0.2mm,角度为15~30°。
进一步地,步骤(2)中切断时,管状原料以1800~2500r/min的速度旋转,斜刃切断刀以0.01~0.025mm/r的速度从外圆向内孔推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524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