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提高导流速度的干燥灭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44805.6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8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苏淑;韩炼;何柳英;周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A61L2/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廖慧敏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风筒 加热装置 干燥灭菌 壳体内部 出风端 聚风罩 壳体 第二过滤器 输送机构 进风口 导流 可拆卸式设置 配合 灭菌效果 层流 出风口 导流板 热气流 入风口 风机 侧壁 下端 加热 清洁 维修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提高导流速度的干燥灭菌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壳体内部下方设置有输送机构,壳体内部在进风口上方设置有加热装置,壳体内部设置有聚风筒,聚风筒的侧壁设置有与加热装置配合的入风口,壳体上设置有与聚风筒配合的加热层流风机,所述聚风筒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的出风端连接有聚风罩,聚风罩的出风端与输送机构相配合,所述加热装置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聚风罩的出风端设置有散流机构;所述聚风筒内设置有导流板。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干燥灭菌器的加热装置不便于清洁、维修、易导致灭菌效果不好问题,同时,本发明还能有效提高干燥热气流的导入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灭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提高导流速度的干燥灭菌器。
背景技术
隧道式烘干机主要用于密封隧道内连续输送容器瓶并对其进行预热、干燥、灭菌和冷却。预热在预热系统中进行,干燥和灭菌在同一个干燥灭菌器中进行,冷却在冷去系统中进行。
所述干燥灭菌器主要是将外部空气引入密闭空间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干燥热气流在加热层流风机的作用下进入过滤装置内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热气流对经过干燥灭菌器的容器瓶进行干燥、灭菌处理。
现有的干燥灭菌器的加热装置不可拆卸,不仅不能及时对加热装置进行清洁,而且不便于维修;并且,现有的干燥灭菌器易导致灭菌效果不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提高导流速度的干燥灭菌器,解决现有干燥灭菌器的加热装置不便于清洁、维修、易导致灭菌效果不好问题,同时,本发明还能有效提高干燥热气流的导入速度。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提高导流速度的干燥灭菌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壳体内部下方设置有输送机构,壳体内部在进风口上方设置有加热装置,壳体内部设置有聚风筒,聚风筒的侧壁设置有与加热装置配合的入风口,壳体上设置有与聚风筒配合的加热层流风机,所述聚风筒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的出风端连接有聚风罩,聚风罩的出风端与输送机构相配合;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内壁对称设置有2个固定板,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加热机构侧壁设置有凸起,通过凸起与固定孔的配合实现将加热机构设置在2个固定板之间;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所述聚风罩的出风端设置有散流机构,所述散流机构包括若干均匀排列的排气管,相邻排气管之间通过连接片连接,外侧的连接片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聚风罩的出风端内壁设置有与固定件配合的挂钩;所述聚风筒内与入风口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导流板,多个导流板平行设置,导流板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板的端部朝着入风口弯折成水平部。
现有的干燥灭菌器的加热装置不可拆卸,不仅不能及时对加热装置进行清洁,而且不便于维修。
现有的干燥系统经加热后的热气流直接在加热层流风机的作用下导入壳体内,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对下方输送机构上的容器瓶进行干燥灭菌处理,由于热气流在壳体没有相对聚拢,易扩散,进而易导致干燥、灭菌效果差的问题。
或者,现有的干燥系统采用聚风装置对壳体内的干燥热气流进行收集处理,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聚风装置内部的干燥热气流易形成涡流,导致在聚风装置出风口的干燥热气流分散不均的问题,如此,现有的干燥系统干燥效果与干燥热气流分散的分散均匀性无法兼顾问题。
本发明所述壳体为两端开通的结构,其两端分别与预热系统和冷却系统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将外部引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干燥处理,经过加热装置处理后的空气为干燥热气流,所述聚风筒优选管状结构,上端封闭,下端开通,所述聚风筒用于收集由加热装置排出的干燥热气流;所述第二过滤器才有现有的高温高效过滤装器,所述加热层流风机为现有设备,其作用是用于将干燥热气流吸入聚风筒;所述聚风罩用于将过滤后的干燥热气流导入到输送机构上空,对输送机构上的容器瓶进行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448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