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氟水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39747.8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4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长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太和洁源水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10 | 分类号: | B01J20/10;C02F1/00;C02F1/28;C02F1/52;C04B35/14;C04B35/622;C04B38/00;B01J2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5400 河北省怀来***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水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氟水处理工艺,先将高氟水进行常规的凝聚法沉淀后,再通过特制滤砖,即可达到去氟效果,简单高效;本发明的特制滤砖,孔径可控,既可以保证水的过滤速度,也可以对氟离子起到非常好的吸附作用,处理过程中无能耗,只需重力过滤即可,简单环保;特制滤砖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速度无法满足要求时,将其替换即可;替换后的特制滤砖,可以作为观赏类植物的培养基质,氟离子可以被植物吸收,无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新型高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氟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但人体日摄氟量过大时,将导致地方性氟病。长期饮用高氟水,将导致氟中毒,引发氟斑牙和氟骨病,轻则引起牙齿变质、脱落,重则造成骨质硬化或骨质疏松,甚至瘫痪,导致人丧失劳动能力。根据卫生部的调查显示,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绝大部分省份都有地方性氟中毒存在。因此,有效控制和去除水体中的氟是关系到环境及人类健康的重要课题。
我国地方性氟中毒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饮水型氟中毒,这是病区分布最广、患病人数最多的一种类型,主要分布于淮河-秦岭-昆仑山以北的广大地区。第二种是燃煤污染型氟中毒,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广西、重庆等南方各省区。第三种是饮茶型氟中毒,分布病区较小,人数也比较少。由此可见饮水型氟中毒占很大的比例,氟中毒的分布范围和危害性都很大。目前主要降氟方法有离子交换法、吸附法、电渗析法及反渗透法等。其中吸附法是近年来水处理工艺中采用较为普遍的方法,具有使用简便、经济、稳定等特点。
吸附法中目前常用的吸附材料有活性炭、骨碳(羟基磷酸钙)及活性氧化铝等。其中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但其孔径也比较大,氟离子进入孔穴后,很难被吸附到活性炭的孔穴中。因此活性炭对氟离子吸附量非常低,且不能再生,吸附饱和后,只能丢弃,运行成本相当高。羟基磷酸钙对氟有一定的吸附效果,但也存在不足:一是材料价格高;二是强度差,易破碎;三是运转复杂,管理难度非常高,尤其是再生时,再生液浓度控制不好,会造成材料破碎失效,这些缺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活性氧化铝是目前世界上用得最多的一种除氟剂,我国有50%左右的除氟装置采用活性氧化铝,但经过多年实践证明,该法也存在下述几个不足,一是连续运行时间短,很容易出现假疲劳,运行4~6小时后要间断同样时间恢复疲劳;二是再生时间长,再生复杂,管理复杂。如用硫酸铝再生,再生时间需要24小时以上;如用氢氧化钠再生,虽然时间缩短,但需使用盐酸中和,另外,由于铝是溶于酸的,稍不注意铝就被酸溶解而进入水中。因此管理要求非常高,工艺繁多,不易操作;三是滤料易出现板结现象,使布水与集水不均匀,严重影响使用寿命,特别是使用一段时间后,滤料基本板结在处理罐内,不但完全失效,而且滤料和罐体形成一体无法分离,造成罐体报废。四是每次再生后吸附容量都会下降,导致其使用寿命短,一般不超过一年,总体的使用成本高。因此开发对氟离子具有良好吸附能力的水处理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新型高氟水处理工艺,以解决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氟效果好的滤砖的制备方法。
一种新型高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高氟水通过凝聚法去除其中的有机物、金属离子等杂质;
b、将处理后的高氟水通过特制滤砖,去除氟离子,得到处理后的水;
c、定期检测特制滤砖的过滤速度,当其过滤速度无法满足要求时,将其替换;
d、将替换后的滤砖进行粉碎,用于观赏类植物的培养基质。
优选的,所述的特制滤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石英粉碎,过筛,得到石英粉;
B、将石英粉先经过盐酸洗涤并干燥后,再经过氢氧化钠的洗涤和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太和洁源水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太和洁源水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397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润滑脂调和釜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水体硫酸盐吸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