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送皮带的接驳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28010.6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3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龙其瑞;黄军;黄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科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00 | 分类号: | B29C65/00;B29L2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驳 基带 输送皮带 右端部 左端部 两侧边缘 距离相等 传统的 基准线 物料输送设备 使用寿命 同一直线 一侧边缘 可用 跑偏 周长 装配 舍弃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送皮带的接驳方法,包括步骤:1)取基带的左端部,标识出第一中线,所述第一中线到基带前后两侧边缘的距离相等;2)取基带的右端部,标识出第二中线,所述第二中线到基带前后两侧边缘的距离相等;3)将左端部和右端部互相贴近,在保证第一中线和第二中线基本处于同一直线上;4)接驳所述左端部与右端部。该接驳方法舍弃传统的以基带一侧边缘为基准线的方式,以左端部和右端部的中线作为基准线,使得接驳过程中即使因意外而出现偏差,其累积的差值也远远小于传统的接驳方法,以此保证输送皮带两侧边缘围闭成的环的周长一致,消除跑偏的问题,提高使用寿命。本发明所述的接驳方法值得的输送皮带可用于物料输送设备的装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输送皮带的接驳方法。
背景技术
物料输送设备上使用的环形的输送皮带是由长条形的基带两端接驳而成的。实际生产中物料输送设备在输送物料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物料跑偏的现象,常规的处理办法是对皮带进行微调,强行对输送皮带进行绷紧、拉伸、调高度等操作,勉强达到两侧对等的状态。但是这仅仅是治标的方式,此举会大大降低输送皮带的使用寿命,并且对设备维修人员的工作经验有较高要求,也往往无法调整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所谓的跑偏,很大程度上是基带的接驳方式不合理所埋下的隐患,由于接驳不当,使得输送皮带两侧边缘围闭成的环的周长不对等。
现有的接驳方式如图1所示,基带的两端分别为左端部A和右端部B,取左端部A和右端部B同一侧边缘为基准边A1、B1,即将进行接驳的边缘为接驳边A2、B2,以基准边A1、B1与接驳边A2、B2的交点为起点,在接驳边上等间距标识出若干个连结线A21、A22、A23、A24、B21、B22、B23、B24,然后,利用这批连接线进行两边两两对准,通过接驳设备顺次逐一将对应的连结线拼接在一起。但是每次对接连结线的时候有可能因各种原因而出现偏差,并且该偏差会累积影响到下一次连结线的对接之中,从而导致输送皮带两侧边缘围闭成的环的周长出现较大的差值,即输送皮带在工作过程中两侧的线速度不相等,使得其输送的物料跑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输送皮带的接驳方法,其有效降低输送皮带前、后两侧边缘围闭成的周长之间的差值,使得整个输送皮带运转平稳,不会出现跑偏现象。
一种输送皮带的接驳方法,包括步骤:
1)取基带的左端部,标识出第一中线,所述第一中线到基带前后两侧边缘的距离相等;
2)取基带的右端部,标识出第二中线,所述第二中线到基带前后两侧边缘的距离相等;
3)将左端部和右端部互相贴近,在保证第一中线和第二中线基本处于同一直线上;
4)接驳所述左端部与右端部。
其中,步骤3)提及的“第一中线和第二中线基本处于同一直线上”是由于基带具有一定的宽度、重量和延展性,所以当左端部和右端部对齐时,难以严格按照数学概念中“同一直线”实现对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达到的精度仅为肉眼判断或是通过简单的辅助仪器测量。
所述步骤1)所述标识出第一中线的方法是:在左端部标识出至少两个左基准中点,任一所述左基准中点至基带前后两侧边缘的距离相等,画出一直线同时穿过或尽可能多地穿过这些左基准中点。
所述的“画出一直线同时穿过或尽可能多地穿过这些左基准中点”是由于制作基带时也难以保证其前后边缘的平整度,因此所标识出的左基准中点不一定全部位于同一直线上,所以在画线时只能选取同时经过尽可能多的左基准中点的直线为第一中线。
更进一步地,所述左基准中点数量为三个,取其中两个左基准中点确定出一直线,若剩下的一个左基准中点不在该直线上,则对基带进行修边裁剪,然后重新标识出第一中线。各相邻的左基准中点彼此的间距≥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科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工科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280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