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器齿套类零件旋流式滚磨光整加工工装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25638.0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80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杨胜强;王良辰;解浩;高云松;王立达;吴炳元;段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市北方天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F19/00 | 分类号: | B23F19/00;B23F1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创益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56 | 代理人: | 柴淑芳 |
地址: | 06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器 齿套类 零件 旋流式滚 磨光 加工 工装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整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对齿套类零件进行装夹的机械装置,并且采用此装置对其进行旋流式滚磨光整加工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同步器齿套是变速器总成中重要的零件之一,对于换挡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中发现,齿套内、外部表面质量,尤其是齿套内花键齿形的棱边质量对于换挡过程的平顺性影响很大。当前随着同步器零件的精度越来越高,对于如何去除齿套内外表面毛刺、提高棱边质量的问题日益凸显。
目前,对于齿套内外圈表面的光整加工,小批量生产时一般采用手工去毛刺方法,去毛刺、棱边倒钝一次完成,但质量一致性差,效率极低;目前出现的去毛刺、抛光的专用机械装置,如有采用成型刀具沿齿套的齿形直线往复运动去除毛刺、或采用毛刺刷或抛光轮的旋转运动清除齿套端部毛刺、德国齿套复合加工专用机床配备自动去毛刺机构等,这些机械装置要么只能加工齿套特定部位的毛刺从而需要多道工序完成全部内外表面处理,要么价格高昂,无法适应去除国内广泛使用的成型铣刀工艺加工的齿套的毛刺等。
自由磨具光整加工技术及工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零件的表面加工中,特别是旋流式滚磨光整加工是一种尤其适用于中小型短轴、凸轮(曲)轴及圆(环)形等零件的表面去毛刺、降低粗糙度、提高棱边质量的高效率工艺。实用新型专利ZL201020684929.8“一种自动光整机”提出了一种旋流式滚磨光整加工设备的基本结构。相较于其他机械式的表面处理方法,旋流式滚磨光整加工具有一系列特点:不分工序的一次性整体加工、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好。但旋流式滚磨光整加工设备加工齿套类零件时,齿套外圈加工质量较好,但对齿套内圈的加工较差,这主要是由于现有齿套工装装置的设计不良,使磨料流对齿套内圈的相互作用有限导致。因此亟待找到一种适应旋流式滚磨光整加工设备的工装装置及工艺过程,能够实现齿套内、外圈的一次性整体表面加工。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主要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采用旋流式滚磨光整加工设备加工齿套零件的工装装置及采用此装置进行旋流式滚磨光整加工时的方法,克服齿套内圈加工质量不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同步器齿套类零件旋流式滚磨光整加工工装装置,包含工装头(2)和工作体,所述工装头(2)上端可快速装拆至旋流式滚磨光整加工设备的主轴(1)上,所述工作体包括第一档杆、第二档杆、第三档杆,被加工工件在加工过程沿主轴(1)轴线方向上下强制摆动,进而使得磨块周期性通过被加工零件的内孔;其中第一档杆(301)和第二档杆(302)分别限制加工过程中被加工零件在磨块作用下的向上提升,第二档杆(302)和第三档杆(303)又分别限制被加工零件的自然下落;第一档杆(301)以第一活动轴(501)为轴心可上下转动一定角度α;第二档杆(302)以第二活动轴(502)为轴心可上下转动一定角度α;第三档杆(303)以第三活动轴(503)为轴心可上下转动一定角度α;所述第一档杆(301)、第二档杆(302)、第三档杆(303)可转动的角度α=45-60度;驱动旋流式滚磨光整加工设备的装好被加工工件的主轴以角速度ω1顺时针旋转,两个被加工工件在加工过程沿主轴轴线方向上下强制摆动,磨块周期性通过被加工零件的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市北方天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廊坊市北方天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25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