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熔覆用修复H13模具钢的金属粉末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14902.0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4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淼辉;葛学元;杜博睿;梁金明;范斌;刘恒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C22C38/02;C22C38/04;C22C38/18;C22C38/12;B22F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熔覆用 修复 h13 模具钢 金属粉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熔覆用修复H13模具钢的金属粉末。
背景技术
H13模具钢用于制造冲击载荷大的锻模,热挤压模,精锻模;铝、铜及其合金压铸模,是热作模具钢中用途很广泛的一种代表性钢号。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表面硬化工艺技术,指在基材表面通过不同的填料方式添加被选择的涂层材料,利用高功率密度的激光束使之与基材表面极薄层同时熔凝,并迅速凝固后形成稀释度极低、与基体成冶金结合的表面涂层,从而显著改善基层表面的耐磨、耐蚀、耐热、抗氧化等特性的工艺方法。应用激光熔覆技术对破损失效的H13模具钢进行修复,能够提高H13钢型材挤压模具的硬度。激光熔覆过程中所应用的金属粉末材料,对于H13模具的修复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提升模具表面质量性能的同时,能够不同程度的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激光熔覆用修复H13模具钢的金属粉末,其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5-0.50%C,0.70-3.80%Si,0.50-1.60%Mn,2.70-4.00%Cr,1.30-3.55%Mo,0.30-1.55%V,P≤0.030%,S≤0.030%,1.0-4.0%B,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中:B优选 2.5-3.5%,Si优选2.5-3.5%。
该金属粉末粒径为:30-150μm,流动性:15-25 s/50g。
制备上述激光熔覆用修复H13模具钢的金属粉末的方法为:原材料成分合金化配比,而后进行真空熔炼钢锭,应用中频感应加热熔化钢锭,熔炼室真空度10-1-10-2Pa,采用气雾化方法制粉,喷粉气体氩气压力1-4MPa,收得粉末后进行粒度筛分。
其中,真空度的控制对于粉末含氧量等指标有重大影响,喷粉气体氩气的压力控制是控制粉末粒度、球形度和成粉率的核心参数,需要全面根据液流情况及各个喷粉时期做出精确调整。
应用筛分后的粉末,采用激光熔覆技术,搭配不同工艺,对H13钢表面进行修复。
对模具磨损部位机加工。
用丙酮擦拭模具待修复表面,去除表面油脂。
根据模具磨损部位几何形状进行激光熔覆路径规划编程,制定工艺参数。
采用半导体激光熔覆系统对模具磨损部位进行熔覆修复,采用上述工艺参数:激光功率1~2kw,光斑直径1mm,送粉速率5~8kg/h,激光扫描速率500~800mm/min,搭接率30%~40%,单层熔覆厚度1~2mm,激光熔覆头具有氩气保护功能,氩气流量15~30L/min。
采用五轴数控机床对修复后的模具进行机加工,恢复到模具原有尺寸,,最终获得表面性能良好的H13模具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 该金属粉末具有优选合金含量搭配,能够致密紧实的与H13钢基体结合,大幅度的提升H13钢的表面性能,延长H13钢的使用寿命,经济性好。
2. 应用本金属粉末对破损的H13钢型材挤压模具进行了激光熔覆修复,得到了表面较平整与光滑、无气孔与裂纹的金属陶瓷层,大大提高了H13钢型材挤压模具的硬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激光熔覆用修复H13模具钢的金属粉末的显微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不局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中目标产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如表1所示,性能参数如表2所示,应用实施例对H13钢进行激光熔覆修复后表面性能如表3所示。
表1 激光熔覆用修复H13钢的金属粉末成分(质量分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149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