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逆光路牌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12062.4 | 申请日: | 201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7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梅;田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春梅 |
主分类号: | G09F13/16 | 分类号: | G09F1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成兴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8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光 路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公路、铁路等交通路线上使用的防逆光路牌。
背景技术
在公路、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路线上,存在各种形式路牌,对驾驶人员起到提示与警示的作用。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尤其在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时,当驾驶人员与路牌、太阳位于同一方向或趋近于一条直线时,驾驶人员观察路牌时太阳或明亮的天空背景会造成“逆光”现象,使得驾驶人员无法看清路牌,从而影响路牌的提示、警示等作用,同时驾驶人员在长时间努力看清路牌的时候,会影响对路面其它情况的观察,使得驾驶过程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当驾驶员与路牌、太阳趋近于一条直线时,由于“逆光”现象的存在无法看清路牌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逆光路牌,能够使驾驶人员即使在强烈管线背景的情况下,也能够清楚的看清路牌的信息,从而提高了行驶车辆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逆光路牌,包括标示本体,在标示本体上设有标示主体,在标示主体上涂有反光层,在标示主体的轮廓线上设有通孔,通孔穿过标示主体和反光层。在标示主体上设置通孔能够使阳光从通孔中透过,提高了其在“逆光”环境下的标示亮度,使得驾驶人员在“逆光”环境下也能够看清楚标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逆光路牌,作为优选方式,通孔布满整个标示主体。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逆光路牌,作为优选方式,通孔内部涂有反光层。 由于通孔的设置会减少反光层的面积,进而影响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反光亮度,同样会导致驾驶人员无法看清标示的内容,因此,在通孔内部表面补充反光层能够使得路牌在具有防逆光效果的同时不影响其在无逆光情况下的使用亮度,同时在逆光情况下,阳光也能够照射在通孔内表面的反光层上,提高标示本体的亮度。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逆光路牌,作为优选方式,标示本体上位于标示主体轮廓线外侧涂有反光层。在标示主体外侧涂反光层同样是为了增大反光层的面积,减少由于通孔的设置而引起的路牌反光层的面积减小,进而影响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反光亮度,导致驾驶人员无法看清标示的内容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逆光路牌,作为优选方式,通孔为圆形,直径为1~10mm。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逆光路牌,作为优选方式,通孔为圆形,直径为2~5mm。
通孔的直径过小会影响路牌的透光性,起不到在“逆光”环境下加强标示亮度的作用;通孔的直径过大会使其透过的光线过多,影响驾驶人员的视线。
本发明由于在用于提示或警示作用的标示主体上设有布满整个标示主体的通孔,能够使阳光从通孔中透过,提高了其在“逆光”环境下的标示亮度,使得驾驶人员在“逆光”环境下也能够看清楚标示,能够有效的消除由于无法看清标示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为了减小由于通孔设置引起的反光层面积减小,在通孔内部表面和标示主体外侧添加反光层,提高其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反光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逆光路牌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为一种防逆光路牌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3为一种防逆光路牌实施例3的主视图;
图4为一种防逆光路牌实施例4的主视图;
图5为一种防逆光路牌实施例5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
1、标示本体;2、标示主体;3、反光层;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逆光路牌,包括标示本体1,设置在标示本体1上的标示主体2,设置在标示主体上的反光层3和设置在标示主体上且穿过标示主体2和反光层3的通孔4,通孔4直径为2~5mm,通孔4设置在标示主体2轮廓线上。本实施例在标示主体2的轮廓线上设置的通孔4,能够使阳光从通孔4中透过,提高了在“逆光”环境下标示主体2的亮度,使得驾驶人员在“逆光”环境下也能够看清楚标示主体2的内容。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逆光路牌,包括标示本体1,设置在标示本体1上的标示主体2设置在标示主体上的反光层3和设置在标示主体上且穿过标示主体2和反光层3的通孔4,通孔4直径为2~5mm且布满标示主体2。标示主体2上设置的通孔4能够使阳光从通孔4中透过,提高了在“逆光”环境下标示主体2的亮度,使得驾驶人员在“逆光”环境下也能够看清楚标示主体2的内容。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增加了通孔4的数量,提高了其在逆光情况下的透光率。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春梅,未经刘春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120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