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均化斜管沉淀反应槽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681300.X | 申请日: | 2016-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4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勤;王芸佳;王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天马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8 | 代理人: | 丁骞 |
| 地址: | 21421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均化斜管 沉淀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槽,具体涉及一种均化斜管反应槽。
背景技术
现有的均化斜管反应槽,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不易操作,使用效果差等,故障率高等问题,不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化,占地面积小,运行平稳可靠,使用效果好的自动均化斜管沉淀反应槽。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均化斜管沉淀反应槽,它包括反应槽本体,在所述反应槽本体上部一侧设有进水分配槽,另一侧设有排水槽,在所述进水分配槽侧壁上设有进水管,在所述排水槽底部设有出水管,在所述排水槽下部的反应槽本体上设有穿孔配水槽,在所述穿孔配水槽一侧的反应槽本体内设有斜管区,在所述斜管区底部设有斜管支架,在所述斜管支架一端设有稳流挡板,在所述斜管区上方设有反洗进水布水管,下方设有反洗出水收水管,所述反洗进水布水管与反冲洗进水管相连,所述反洗出水收水管与反冲洗出水管相连,在所述反应槽本体上部设有出水集水槽,在所述反应槽本体底部设有集泥斗,在所述集泥斗上设有穿孔排泥管,所述斜管区的垂直高度占反应槽本体高度的1/5,所述集泥斗的垂直高度占反应槽本体高度的2/9。
所述反洗进水布水管与反冲洗进水管垂直设置,所述反洗进水布水管均匀布置在反冲洗进水管上。
所述反洗出水收水管与反冲洗出水管垂直设置,所述反洗出水收水管均匀布置在反冲洗出水管上。
所述斜管支架一端与反应槽本体相连,在所述斜管支架另一端设有稳流挡板,所述稳流挡板倾斜向下设置。
在所述反应槽本体底部均匀设有四个集泥斗,所述集泥斗由泥斗斜板组成。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发明为一体式结构,占地面积小,采用穿孔配水槽和稳流挡板,使配水均匀,流速稳定,确保反应充分,提高反应效果,采用占反应槽本体高度1/5的斜管区,进一步确保沉淀充分、沉淀效果好,采用占反应槽本体高度2/9的集泥斗,使污泥集中快速到位,配合穿孔排泥管,排泥干净、排泥迅速,采用垂直设置的反洗进水布水管和反冲洗进水管以及垂直设置的反洗出水收水管与反冲洗出水管,反洗进水、出水充分,本装置各部件配合使用,整体运行平稳可靠,故障少,检修方便快捷,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均化斜管沉淀反应槽,它包括反应槽本体1,在所述反应槽本体1上部一侧设有进水分配槽2,另一侧设有排水槽3,在所述进水分配槽2侧壁上设有进水管4,在所述排水槽3底部设有出水管5,在所述排水槽3下部的反应槽本体1上设有穿孔配水槽6,在所述穿孔配水槽6一侧的反应槽本体1内设有斜管区7,在所述斜管区7底部设有斜管支架8,在所述斜管支架8一端设有稳流挡板9,在所述斜管区7上方设有反洗进水布水管10,下方设有反洗出水收水管11,所述反洗进水布水管10与反冲洗进水管12相连,所述反洗出水收水管11与反冲洗出水管13相连,在所述反应槽本体1上部设有出水集水槽14,在所述反应槽本体1底部设有集泥斗15,在所述集泥斗15上设有穿孔排泥管16,所述斜管区7的垂直高度占反应槽本体1高度的1/5,所述集泥斗15的垂直高度占反应槽本体1高度的2/9;所述反洗进水布水管10与反冲洗进水管12垂直设置,所述反洗进水布水管10均匀布置在反冲洗进水管12上;所述反洗出水收水管11与反冲洗出水管13垂直设置,所述反洗出水收水管11均匀布置在反冲洗出水管13上;所述斜管支架8一端与反应槽本体1相连,在所述斜管支架8另一端设有稳流挡板9,所述稳流挡板9倾斜向下设置;在所述反应槽本体1底部均匀设有四个集泥斗15,所述集泥斗15由泥斗斜板17组成。本发明为一体式结构,占地面积小,采用穿孔配水槽和稳流挡板,使配水均匀,流速稳定,确保反应充分,提高反应效果,采用占反应槽本体高度1/5的斜管区,进一步确保沉淀充分、沉淀效果好,采用占反应槽本体高度2/9的集泥斗,使污泥集中快速到位,配合穿孔排泥管,排泥干净、排泥迅速,采用垂直设置的反洗进水布水管和反冲洗进水管以及垂直设置的反洗出水收水管与反冲洗出水管,反洗进水、出水充分,本装置各部件配合使用,整体运行平稳可靠,故障少,检修方便快捷,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天马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天马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13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磷化废水混凝反应沉淀池
- 下一篇:一种新型铅膏回收利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