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桂枝挥发油的提取精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73500.0 | 申请日: | 2016-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1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萧伟;王正宽;刘圆;李家春;王振中;胡晗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9/02 | 分类号: | C11B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22204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桂枝挥发油 精制 挥发油 乙酸乙酯残留 有机溶剂层 有机溶剂 桂皮醛 粗品 萃取 减压回收溶剂 医药技术领域 生产成本低 直通蒸汽法 方法提取 分离装置 桂枝饮片 溶解 |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桂枝挥发油的提取精制方法。该提取精制方法包括:采用直通蒸汽法提取桂枝饮片中的挥发油,提取过程中在挥发油分离装置中加入第一有机溶剂,使挥发油溶解在第一有机溶剂中,萃取,分离得到有机溶剂层;将有机溶剂层减压回收溶剂,得到桂枝挥发油粗品;桂枝挥发油粗品经精制,得到桂枝挥发油。本发明提取精制方法可以使桂枝挥发油提取与萃取同时进行,提高桂枝挥发油的提取率及挥发油中桂皮醛的含量,乙酸乙酯残留低,使桂枝挥发油提取率达90%以上,精制后桂枝挥发油中桂皮醛含量达90%以上,乙酸乙酯残留低于35ppm,该方法提取桂枝挥发油效率高,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桂枝挥发油的提取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rmarnomum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性味“辛、甘,温”,桂枝的功效与主治为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桂枝的有效成分为桂皮醛、桂皮酸、桂皮醇、香豆素及原儿茶酸等。药理研究表明,桂皮酸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桂皮醛有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近几年来经有关学者、专家的研究分析,桂枝含挥发油较高,挥发油中其主要成分为桂皮醛,挥发油中尚含有苯甲醛、苯丙醛、反式桂皮醛、反式醋酸肉桂酷、匙叶按油烯醇、邻甲氧基桂皮醛等。桂皮醛(cinnamaldehyde),异名肉桂醛、苯丙烯醛、桂醛、β-苯丙烯醛、E)-3-苯基-2-丙烯醛,具有抗菌、抗肿瘤、镇痛与抗真菌的功效。
目前,桂枝挥发油提取方法为加水浸泡后煎煮提取挥发油,过程中挥发油与水形成混悬液,只能得到较大体积的芳香水,后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精制,才能得到桂枝挥发油,目前桂枝挥发油的提取方法提取率低于30%,且提取后桂皮醛含量较低。
万里江发表的《桂枝挥发油的提取及抗菌试验的考察》中报道了桂枝挥发油的提取,其提取方法为:准确称取桂枝药材400g、300g、200g、100g,分别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9-10倍量的水。浸泡1-2h,参照水蒸气蒸馏装置提取,将蒸馏所得的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用低沸点的乙醚萃取,取石油醚层,在45-50℃的水浴中加热,将蒸馏的石油醚回收,得到桂枝挥发油备用。但采用该提取方法得到的桂枝挥发油也存在桂皮醛含量低的问题。
因此,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桂枝挥发油,提高挥发油中桂皮醛的含量,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研究开发一种效率高、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的从桂枝中提取挥发油的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桂枝挥发油的提取精制方法。该方法桂枝挥发油的提取率达到90%以上,桂皮醛含量达到90%以上,远高于普通煎煮回流提取,乙酸乙酯残留低于35ppm,为大量制备桂枝挥发油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桂枝挥发油的提取精制方法,包括:
步骤a:采用直通蒸汽法提取桂枝饮片中的挥发油,提取过程中在挥发油分离装置中加入第一有机溶剂,使挥发油溶解在第一有机溶剂中,萃取,分离得到有机溶剂层;
步骤b:将有机溶剂层减压回收溶剂,得到桂枝挥发油粗品;
步骤c:桂枝挥发油粗品经精制,得到桂枝挥发油。
本发明方法采用直通蒸汽法提取挥发油,提取过程中采用同时蒸馏和萃取的方法,使挥发油溶解在有机溶剂层,回收有机溶剂得桂枝挥发油粗品,经过精制步骤获得桂枝挥发油,其中桂皮醛的含量达到90%以上。
作为优选,采用直通蒸汽法提取的时间为2~6h。
优选地,采用直通蒸汽法提取的时间为4~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735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两个高油酸油菜鉴别基因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