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移动式提灌站中的风机紧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73148.0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2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万洪 |
主分类号: | F03D1/04 | 分类号: | F03D1/04;F03D9/25;F03D9/32;F03D13/20;F03D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移动式 提灌 中的 风机 紧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移动式提灌站中的风机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发电是将原始能源转换为电能的生产过程。现在发电多用化石燃料,但化石燃料的资源不多,日渐枯竭,人类已渐渐较多的使用可再生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来发电。电能在生产、传送、使用中比其他能源更易于调控,因此,它是当前最理想的二次能源。发电在电力工业中处于中心地位,决定着电力工业的规模,也影响到电力系统中输电、变电、配电等各个环节的发展。2013年底中国发电装机预计将达12.3亿千瓦左右,发电装机规模有望跃居世界第一,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8日发布《2013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计,2013年全国新增装机8700万千瓦左右,其中火电4000万千瓦左右。预计201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12.3亿千瓦左右,发电装机规模有望跃居世界第一,其中水电2.8亿千瓦、火电8.6亿千瓦、核电1478万千瓦、并网风电7500万千瓦、并网太阳能600万千瓦左右。报告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将继续趋稳回升,带动用电需求增速回升。预计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2.3亿千瓦左右,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4700-4800小时,其中火电5050-5150小时,较上年有所增加。全国电煤供应总体平稳,局部地区电煤运输偏紧。其中东北地区供应富余能力增加;西北地区供应能力有一定富余;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平衡有余;华中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受跨区通道能力制约、部分机组停机进行脱硝改造以及天然气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考虑高温、来水等不确定性,华东和华北地区的部分省份在部分高峰时段可能有少量电力缺口。
在利用交通工具移动时产生的风力进行发电时,由于交通工具上的颠簸性,导致风机在交通工具上不能进行有效的固定,易产生抖动,而且无法对应进行相应位置的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在利用交通工具移动时产生的风力进行发电时,由于交通工具上的颠簸性,风机仅仅通过螺丝固定在交通工具上导致风机在交通工具上不能进行有效的固定,易产生抖动,而且无法对应进行相应位置的调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太阳能移动式提灌站中的风机紧固装置,该装置能够将风机牢牢地固定,而且能够对风机进行一定位置的调整,防止造成风机在交通工具上安装不到位,在交通工具移动时,能够增大其稳定性和适用性,解决了现有在利用交通工具移动时产生的风力进行发电时,由于交通工具上的颠簸性,风机仅仅通过螺丝固定在交通工具上导致风机在交通工具上不能进行有效的固定,易产生抖动,而且无法对应进行相应位置的调节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太阳能移动式提灌站中的风机紧固装置,包括风机本体,所述风机本体的外壁上安装有两组紧固装置,且紧固装置沿着风机本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紧固装置均包括连接臂,连接臂均与风机本体的外壁固定,连接臂的外壁上连接有伸缩臂,伸缩臂包括伸缩臂一和伸缩臂二,且伸缩臂一的一端设置在伸缩臂二内部,伸缩臂一远离伸缩臂二的一端与连接臂的外壁垂直固定,伸缩臂一能够在伸缩臂二中沿着其轴线方向移动,伸缩臂二远离连接臂的一端设置有底座,且伸缩臂二与底座固定,在伸缩臂二的外壁上设置有条形通槽一,条形通槽一的中心线和伸缩臂二的中心线平行,在伸缩臂二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根条形通槽二,且条形通槽二相互平行,条形通槽二的中心线均与伸缩臂二的中心线垂直,并且条形通槽二均与条形通槽一连通,在伸缩臂一的外壁上设置有条形通槽三,条形通槽三的中心线和条形通槽一的中心线平行,条形通槽三中设置有限位销轴,且限位销轴设置在条形通槽一中,限位销轴能够随着伸缩臂一在伸缩臂二中的移动伸入到对应的条形通槽二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万洪,未经刘万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731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