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69583.6 | 申请日: | 2016-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4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郑丞佑;廖文能;谢铮玟;柯召汉;王勇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适于对热源进行散热。散热装置包括容置槽、隔热单元以及管体。容置槽具有出口端、入口端以及容置空间,其中容置槽适于由上方自热源接收热量。隔热单元配置于容置槽的容置空间中,且隔热单元包括隔热喷嘴。隔热喷嘴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颈缩部,其中第一开口连通入口端,而第二开口连通容置空间,且颈缩部邻近第二开口。管体连接出口端与入口端而与容置槽形成封闭循环回路。本发明的散热装置可有效避免工作流体在进入容置槽前被热源所产生的热汽化,且可确保容置槽内具有足够的工作流体。故,本发明的散热装置可具有较佳的散热效能,且适于应用于高瓦数的电子产品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散热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配置于便携式电子装置内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散热装置的单循环是将热源置于容置槽的下方,液态的工作流体流入容置槽后,被热源加热沸腾成气态而流出容置槽,而气态的工作流体流到冷凝器时再冷却凝结变为液态而回到容置槽,以完成单循环。但是,若当热源所产生的温度过高时,液态的工作流体在回到容置槽之前即沸腾成气态,则使得单循环失败,进而无法使散热装置有效地散热。此外,工作流体仅通过其自身的相变化而在容置槽与导管所构成的封闭回路中流动,其流动效果较差且容置槽内不一定有足够的工作流体来进行反应,故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具有较佳的散热效能。
本发明的散热装置,适于对热源进行散热。散热装置包括容置槽、隔热单元以及管体。容置槽具有出口端、入口端以及容置空间,其中容置槽适于由上方自热源接收热量。隔热单元配置于容置槽的容置空间中,且隔热单元包括隔热喷嘴。隔热喷嘴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颈缩部,其中第一开口连通入口端,而第二开口连通容置空间,且颈缩部邻近第二开口。管体连接出口端与入口端而与容置槽形成封闭循环回路。工作流体由容置槽的入口端进入隔热单元,且从隔热喷嘴的第一开口流至颈缩部,并通过颈缩部加速使工作流体由第二开口喷出至容置空间内。位于容置空间中的工作流体能吸收来自于热源的热而从液态转变成气态而由出口端进入管体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热源与隔热单元于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不完全重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散热装置还包括冷凝器,配置于管体的下方,以协助将管体内气态的工作流体冷却成液态并流回至入口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散热装置还包括多个流道,配置于容置槽的容置空间中,且连通隔热喷嘴的第二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散热装置还包括:多个凸柱,分散配置于容置槽的容置空间中,该些凸柱与隔热单元于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管体的材质为金属。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隔热单元的材质包括电木、塑胶、玻璃纤维、陶瓷或铁氟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容置槽包括第一卡扣部,而隔热单元还包括第二卡扣部,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相互卡扣,以将隔热单元固定于容置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工作流体为冷媒。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热源包括热管、芯片或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695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颗粒充分循环的外循环式流化床换热器
- 下一篇:宽口瓶发酵重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