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台车式装钢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66110.0 | 申请日: | 2016-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4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久林;王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4 | 分类号: | F27D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16 | 代理人: | 蒋晏雯 |
地址: | 2019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台车 式装钢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台车式装钢机。
背景技术
装钢机是热轧区域加热炉用的主要设备,通常安装在加热炉炉前,用于将入炉辊道上定位完成的钢坯送入炉内。目前常用的装钢机形式主要有推入式装钢机(推钢机)、料杆式装钢机,其各自特点为:
推钢机(如图1所示)
在旧式的热轧产线上通常采用推钢机,装钢时,由推钢机直接将钢坯从辊道上推入炉内,通常采用采用电动或液压驱动。
优点:(1)设备结构简单、可靠,只有平移驱动装置,无升降驱动装置,制造成本低;(2)土建基础简单,所有设备均安装在地面以上。
缺点:(1)在推钢过程中,钢坯直接在水梁垫块上滑动,垫块磨损十分严重,维护成本高;(2)推钢过程中,特别是钢坯板形不好时,设备振动冲击大,极易造成入炉辊道松动,炉内水梁焊缝开裂、垫块脱落等问题,严重影响生产;(4)推钢机需整体伸入炉内,由于其推头部位较高,因此装料炉门的开口较常规设计要高,且炉门开启时间长,造成能源的较大浪费;(5)当钢坯出现“误装”、“错装”等问题时,推钢机无法将钢坯从炉内取出,容易造成生产事故。
料杆式装钢机(如图2所示)
目前,新建热轧产线中,普便采用料杆式装钢机,即在装钢过程中,首先将钢坯从入炉辊道上托起,然后再送入炉内,其平移运动通常采用电动,升降运动通常采用液压驱动(亦可采用电动)。
优点:(1)大大延长入炉侧设备(入炉辊道、炉内水梁及垫块)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水梁垫块更换频率和水梁漏水概率,维护成本同步降低;(2)能够减少装料炉门的开度和开启时间,减少炉内热量的外溢,大大降低能耗;(3)当钢坯出现“误装”、“错装”等问题时,可及时将钢坯从炉内取出,确保产品质量。
缺点:(1)料杆式装钢机的升降驱动装置需安装在地面以下,同时又要兼顾入炉辊道基础,使其土建结构复杂,仅适合新建项目,而随着旧式热轧产线使用年限的增加和维护成本的增高,很多推钢机都面临改造,而料杆式装钢机受其土建结构的限制,此种场合很难应用,即便能够应用,其改造成本高,停产时间也较长;(2)由于升降装置需放置在地面以下,部分还在安装在入炉辊道下方,设备维护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台车式装钢机,适合用于热轧区域加热炉的钢坯送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台车式装钢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托臂结构、台车结构、升降驱动装置、前轮导轨、平移导向装置和平移驱动装置;台车结构包括一个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底部设有前轮结构并在前轮导轨上滚动,托臂结构一端通过升降驱动装置连接在矩形框架上,托臂结构中间位置铰接连接在矩形框架的前横梁上,托臂结构另一端布置在入炉辊道两邻的两根炉辊之间,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托臂结构摆动,将被托物料托起离开炉辊,平移驱动装置启动,驱动台车结构连同托臂结构一起沿着装钢机前进方向将被托物料送入炉内并将其放在炉内水梁上,最后退出至原始位置,完成装钢。
所述的台车式装钢机,其特征在于:托臂结构上设有推头,该推头高于炉辊上表面,在升降驱动装置启动前先启动平移驱动装置,在推移过程中通过推头将被托物料推正。
所述的台车式装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是油缸驱动,托臂结构通过油缸驱动使其绕铰接轴作圆弧轨迹的摆动。
所述的台车式装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导向装置包括平移驱动齿轮,台车结构下部设有齿条结构,平移驱动齿轮和齿条结构之间相互啮合带动台车结构作平移运动。
所述的台车式装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臂结构包括第一托臂、第二托臂、第三托臂和第四托臂;
所述台车结构包括前横梁、第一纵梁、后横梁、第二纵梁、前轮结构、后轮结构和齿条结构;其中,后轮结构包括第一后轮结构和第二后轮结构,齿条结构包括第一齿条结构和第二齿条结构;
四根托臂依次平行设置于前横梁侧部,四根托臂的一端分别位于各个炉辊之间,托料顶面的最高点低于炉辊上表面的最高点,每个托臂的前部设有高于炉辊上表面的推头;台车结构的最低点高于炉辊的最高点,前横梁、第一纵梁、后横梁和第二纵梁拼接成一个矩形框架,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具有伸出后横梁的自由端;前轮结构设于前横梁下部,前轮结构的中心线与装钢机的中心线重合;第一后轮结构设于第一纵梁的自由端外侧,第二后轮结构设于第二纵梁的自由端外侧,第一后轮结构和第二后轮结构均带导向槽;第一齿条结构设于第一纵梁的下部,第二齿条结构设于第二纵梁的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66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热炉炉内水冷式缓冲挡板
- 下一篇:一种设有加氧装置的铜杆加工用下溜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