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账号的关联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59782.9 | 申请日: | 2016-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3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张永明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账号 关联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账号的关联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域账号信息;在预设关系表中查找与域账号信息相关联的目标邮件组,其中,预设关系表用于存储域账号信息和邮件组之间的关联关系;创建与域账号信息相对应的目标邮件账号,其中,域账号信息与目标邮件账号的账号名称相同;以及将目标邮件账号与目标邮件组进行关联。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域账号和邮件账号的自动关联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账号的关联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今社会的很多公司中,员工的办公账号都是通过域账号的方式进行管理的,域账号中包括员工的姓名、员工所属部门等相关信息,其中,每个员工对应一个域账号。
公司除了为员工设置域账号之外,还需要为员工设置邮箱账号。在为员工开通邮箱时,一般不同部门的邮箱要加入到一些固定的邮件组里,例如,运营部门的员工邮箱,固定都要加入到运营部、公司全体等邮件组。但是,上述的员工邮箱与员工域账号在管理系统上是没有联系的,域账号是通过AD域控来管理,邮件账号是通过exchange服务器来管理。但两者使用的账号(username)通常是相同的,例如,张三,域账号就是zhangsan,邮箱账号也会是zhangsan,这样是为了便于员工工作通信。
现有技术中将域账号和邮箱账号进行关联的方式为手动关联。例如,当有新员工入职时,公司的通常做法是开通一个域账号,把域账号加入到对应的域群组里,这个域账号也就具备了所属群组的通用权限。之后为其创建一个邮箱,把邮箱加入到对应部门的邮箱组,其就可以收到对应部门的群组邮件了。上述传统创建账号的办法效率低,没有统一的管理规则,假设一个人离职,或部门变动,要分别对域账号和邮箱组做管理,也不利于相关管理人员对账号的管理。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账号的关联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域账号和邮件账号的自动关联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账号的关联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域账号信息;在预设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域账号信息相关联的目标邮件组,其中,所述预设关系表用于存储域账号信息和邮件组之间的关联关系;创建与所述域账号信息相对应的目标邮件账号,其中,所述域账号信息与所述目标邮件账号的账号名称相同;以及将所述目标邮件账号与所述目标邮件组进行关联。
进一步地,在预设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域账号信息相关联的目标邮件组包括:在所述预设关系表中查找所述域账号信息所属的域账号组的名称;将所述名称作为索引键值在所述预设关系表中查找所述索引键值对应的目标值;以及将所述目标值对应的邮件组作为所述目标邮件组。
进一步地,创建与所述目标邮件组相对应的目标邮件账号包括:判断查找到的所述域账号信息中是否携带预设标识,其中,所述预设标识用于表征所述目标邮件组中包括所述域账号信息对应的初始邮件账号;如果判断出所述域账号信息中未携带所述预设标识,则创建与所述域账号信息相对应的目标邮件账号;以及如果判断出所述域账号信息中携带所述预设标识,则更改所述目标邮件组中的所述初始邮件账号。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标识包括第一预设标识和第二预设标识,如果判断出所述域账号信息中携带所述预设标识,则更改所述目标邮件组中的所述初始邮件账号包括:确定所述预设标识的类型;如果确定出所述预设标识为所述第一预设标识,则创建与所述域账号信息相对应的所述目标邮件账号,并将所述初始邮件账号更新为所述目标邮件账号;以及如果确定出所述预设标识为所述第二预设标识,则删除所述目标邮件组中的所述初始邮件账号。
进一步地,在获取用户输入的域账号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域账号信息和与所述域账号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目标邮件组;以及将所述域账号信息与所述目标邮件组按照预设对应关系存储至所述预设关系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597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量子加密的二维码认证系统
- 下一篇:加密通信认证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