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站盲启动的方法、基站及集中式DHCP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48891.0 | 申请日: | 2016-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6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孙艳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W48/14;H04W76/11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站 启动 方法 集中 dhcp 服务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站盲启动的方法、基站及集中式DHCP服务器,在RAN中部署一台集中式DHCP服务器,且RAN中包含的各RNC均不开启DHCP功能;所述方法包括:基站发起DHCP过程,以接收DHCP服务器分配的OM通道IP地址;基站基于OM通道IP地址,向DHCP服务器发起携带有EID信息的OM通道建立过程;基站通过OM通道,向DHCP服务器发送基站配置文件请求消息,以提取DHCP服务器的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基站配置文件的存储信息;基站基于存储信息,获取基站配置文件;基站基于基站配置文件,与RAN中的RNC建立连接,实现基站盲启动。本发明通过部署一台集中式DHCP服务器,降低网络风暴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站盲启动的方法、基站及集中式DHCP服务器。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中的通用地面无线接入网(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由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和基站(Node B,NB)组成,RNC是UTRAN的交换和控制元素。RNC也称为基站控制器,主要用于管理和控制其连接的多个基站。
基站盲启动过程中,基站作为客户端以广播方式发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发现信息,即DHCP discover信息寻找DHCP服务器。网络上每一台安装了TCP/IP协议的主机都会接收到这种广播信息,如果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中多台RNC都开启了DHCP服务功能,则这些RNC都将会处理并响应基站发过来的DHCP discover信息。
可见,现有基站盲启动技术,在盲启动的基站的数量很大的时候,会造成RAN的网络开销激增,引发网络风暴。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克服上述问题的一种基站盲启动的方法、基站及集中式DHCP服务器,以降低网络风暴的风险。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基站盲启动的方法,在无线接入网RAN中部署一台集中式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且RAN中包含的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均不开启DHCP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发起DHCP过程,以接收所述DHCP服务器分配的操作与维护OM通道IP地址;
基站基于所述OM通道IP地址,向所述DHCP服务器发起携带有基站身份标识EID信息的OM通道建立过程,以建立与所述DHCP服务器的OM通道;
基站通过所述OM通道,向所述DHCP服务器发送基站配置文件请求消息,以接收所述DHCP服务器的响应消息,并提取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基站配置文件的存储信息;
基站基于所述基站配置文件的存储信息,获取所述基站配置文件;
基站基于所述基站配置文件,与所述RAN中的RNC建立连接,实现基站盲启动。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站,在无线接入网RAN中部署一台集中式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且RAN中包含的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均不开启DHCP功能,所述基站包括:
第一发起单元,用于发起DHCP过程,以接收所述DHCP服务器分配的操作与维护OM通道IP地址;
第二发起单元,用于基于所述OM通道IP地址,向所述DHCP服务器发起携带有基站身份标识EID信息的OM通道建立过程,以建立与所述DHCP服务器的OM通道;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OM通道,向所述DHCP服务器发送基站配置文件请求消息,以接收所述DHCP服务器的响应消息,并提取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基站配置文件的存储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488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