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定玉米抗旱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42434.0 | 申请日: | 2016-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8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唐怀君;孙宝成;刘成;谢小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91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定 玉米 抗旱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遗传育种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鉴定玉米抗旱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干旱缺水已经成为世界农业生产面临的严重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降水量不足或降水模式的改变而造成的干旱使我国农业生产蒙受了巨大损失。统计表明,从1950年至今,全国平均每年受旱面积达2200万公顷,因干旱直接减收粮食100亿公斤以上,约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粮食损失的60%。
玉米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超过3700万公顷,其中2/3的面积分布在西北、西南、华北、东北依靠自然降水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对玉米带地区气象资料和玉米产量的相关分析得出,干旱是导致我国玉米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农业水资源短缺和土壤贫瘠已成为提高玉米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完善高效农田灌溉系统,另一方从种质改良入手,选育抗旱的玉米品种。由此可见,对玉米种质和品种进行抗旱性鉴定,筛选创新耐旱的玉米种质和培育抗旱节水的玉米品种,寻找玉米抗旱节水的突破口,对于提高抗旱高产玉米新品种选择效率,提高水分利用率,节省水资源,缓解以致解决干旱危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玉米进行抗旱性鉴定,是评价和选育抗旱性玉米新种质的关键步骤。目前,国内外对玉米抗旱性筛选和鉴定方法的研究报道较少,采用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室内发芽鉴定法、盆栽鉴定法等,采用的指标也大多为生理指标,但干旱对玉米所造成的危害涉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最终都以产量下降为表现,鉴定方法中各种指标的优劣都应该以产量为基准。目前还没有较为理想的对玉米的抗旱性的鉴定方法及筛选方法。因此,承需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定玉米抗旱性的方法。
本发明方法以玉米植株为对象,采用从拔节期至成熟期自然干旱胁迫处理和正常水分灌溉一定时间后,检测与抗旱性显著相关的形态和产量指标,进行数据处理后,根据数值来评价玉米抗旱能力,以达到建立一个客观准确的鉴定玉米抗旱性方法的目的,并可进一步作为筛选玉米抗旱性种质和鉴定方法研究的参考。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鉴定玉米抗旱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与包括以下步骤:
(1)玉米种子选择
选择需要鉴定的发育良好的玉米种子;
(2)玉米种子播种
在年自然降水少于150mm的地区陆地播种或年自然降水大于150mm的地区旱棚内播种,每材料种植一小区,每小区10.0m2,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同一材料的水旱区相邻种植,播种密度与大田相同;
(3)玉米干旱胁迫处理和正常水分处理
干旱胁迫处理(旱地):播种后浇出苗水,使0-50cm土层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5%,后期不在浇水,全生育期共灌水50方/亩;
正常水分处理(水地):分别在播种后、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开花期和灌浆期灌水,全生育期共灌水7次,每次灌水50方/亩,在降水量较多的年份酌情适当减少灌溉次数和灌水量;
(4)玉米指标检测
处理时期测定所有供试材料开花至吐丝天数,收获后测定小区籽粒产量;
(5)玉米抗旱能力评价
计算玉米抗旱指数:DTIg=(Yd/Yw)×(Ymw/Ymd)式中,Yd:待测材料经干旱胁迫处理后的籽粒产量;Yw:待测材料经正常水分处理后的籽粒产量;Ymw:所有材料经正常水分处理后的平均籽粒产量;Ymd:所有材料经干旱胁迫处理后的平均籽粒产量;
依据待测玉米抗旱性,根据抗旱指数分级,分级标准为抗旱指数≥1.16则玉米抗旱性为1级,抗旱性极强;抗旱指数在1.06~1.15则玉米抗旱性为2级,抗旱性强;抗旱指数0.96~1.05则玉米抗旱性为3级,抗旱性中;抗旱指数0.81~0.95则玉米抗旱性为4级,抗旱性弱;抗旱指数≤0.80则玉米抗旱性为5级,抗旱性极弱。
根据步骤(5)所述的分级标准对供试的玉米进行分级,得出供试玉米抗旱性的大小。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干旱胁迫处理(旱地)播种后浇出苗水,使0-50cm土层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5%,后期不在浇水,全生育期共灌水50方/亩,同一材料的水旱区相邻种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未经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424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