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感知干扰源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39623.2 | 申请日: | 2016-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0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彦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64/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常云敏 |
地址: | 20161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知 干扰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可感知干扰源的系统,其应用于由接入装置及多个终端装置组成的网络中,其中该接入装置与多个该终端装置通信连接,并用于为多个该终端装置提供无线接入及数据访问服务,多个该终端装置包括一第一终端装置及多个第二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第一请求模块,用于使该接入装置发送第一读取状态请求信号至该第一终端装置;
第一响应模块,用于使该第一终端装置在接收到该第一读取状态请求信号后获取多个该第二终端装置的状态信息,根据获取的各个第二终端装置的状态信息分析出多个该第二终端装置与该接入装置之间的多个距离信息,根据多个该距离信息建立排序表,并将建立的排序表发送给该接入装置;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使该接入装置接收该第一响应模块发送的该排序表;
第二请求模块,用于使该接入装置根据该排序表将该排序表中的一第二终端装置确定为目标装置,并向该目标装置发送第二读取状态请求信号;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使该目标装置在接收到该第二读取状态请求信号后获取该目标装置与该接入装置之间的第一距离信息及该目标装置的状态信息并将该第一距离信息及状态信息发送给该接入装置;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使该接入装置接收该第二响应模块发送的该第一距离信息及状态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使该接入装置根据该第一距离信息及该目标装置的状态信息对第一矩阵A的元素amn进行更新后得到第三矩阵C,并将该第三矩阵C按照第一预定公式计算出计算值ε,其中,该第一矩阵A定义了在无干扰的情况下该接入装置与多个该第二终端装置之间的信号吞吐量范围和该接入装置与多个该第二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范围的对应关系;
干扰源确定模块,用于使该接入装置将计算模块计算出的计算值ε与预设值k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该接入装置所传输的信号是否受到干扰,并确定该接入装置传输的信号的干扰源;及
控制模块,用于使该接入装置根据该干扰源对该网络中的接入装置进行消噪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感知干扰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预定公式为其中,B为第二矩阵,C为第三矩阵,m为第三矩阵C的行变量,n为第三矩阵C的列变量,ε为待计算的计算值,该计算模块根据该第一预定公式计算得出该计算值ε,该第一矩阵A为:该第二矩阵B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感知干扰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矩阵A中为1的元素amn表示该网络中有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装置与该接入装置之间的距离位于第m距离范围内且与该接入装置之间的距离位于第m距离范围的该第二终端装置与该接入装置之间的吞吐量位于第n吞吐量范围内,该第一矩阵A中为0的元素amn表示该网络中没有一个第二终端装置与该接入装置之间的距离位于第m距离范围内且与该接入装置之间的吞吐量位于第n吞吐量范围内;该第二矩阵B中为1的元素bmn表示该网络中有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装置与该接入装置之间的距离位于第m距离范围内且与该接入装置之间的距离位于第m距离范围的该第二终端装置与该接入装置之间的吞吐量位于第n吞吐量范围内;该第二矩阵B中为0的元素bmn表示该网络中没有一个第二终端装置与该接入装置之间的距离位于第m距离范围内且与该接入装置之间的吞吐量位于第n吞吐量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感知干扰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目标装置的状态信息包括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信息,其中,该计算模块根据获取的目标装置的距离信息确定该第一矩阵A中需要变更的元素amn所处行的位置及根据RSSI信息确定该第一矩阵A中需要变更的元素amn所处列的位置,从而确定该第一矩阵A中需要变更的元素amn在第一矩阵A的位置,及判断该第一矩阵A中的元素amn值的大小,如果元素amn为0则将该第一矩阵A中该元素amn变更为1且将第一矩阵A中元素amm或ann变更为0,如果amn不为0则无需变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396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