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压差测量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35076.0 | 申请日: | 2016-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4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林林;谢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1 | 分类号: | A61B5/021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压 测量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属于医疗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脉压差测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脉压差是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其数值的大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Framingham研究表明,脉压差过高时,心血管危险事件(如冠心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常见于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硬化、甲亢、严重贫血、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而脉压差过低则表明周围血管的弹性与顺应性发生减退。
通过监测脉压差除了可监测慢性疾病外,还可对临床危重病人的突发状况起到提醒作用,例如,当脉压差低于30mmHg时,病人可能处于低血容量、心动过速、主动脉狭窄、缩窄性心包炎、胸腔积液(即腹水)的状态;脉压差增加时,病人可能处于动脉反流、甲状腺毒症、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以及主动脉缩窄的状态(引用‘Currnet Diagnosis&Treatment Critical Care’第3版)。
传统的脉压差是通过测量血压获得,而常用的血压测量方法通常为:(1)一种是有创血压测量(Invasive Blood Pressure,IBP),该方法需要将导管穿刺植入被测部位的血管内,导管内液体的起伏传递到压力传感器,进而达到血压测量的目的。但该方法由于有创,因此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2)另一种是无创血压(Non Invasive Blood Pressure,NIBP)测量,该方法用特别的气泵自动控制袖套充气,虽然对病人无创,但由于需要用袖套套住用户的某个部位(如手臂),因此操作繁琐,并且,由于需要等待充气和放气的过程,因此不能实现实时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脉压差测量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血压测量方法难以实时测量且操作繁琐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脉压差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动脉透射的光电流信号,并根据所述光电流信号提取容积波信号;
根据所述容积波信号确定容积变化量;
根据所述容积变化量和血液压力变化量的对应关系确定脉压差。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压差测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光电流信号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动脉透射的光电流信号,并根据所述光电流信号提取容积波信号;
容积变化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容积波信号确定容积变化量;
脉压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容积变化量和血液压力变化量的对应关系确定脉压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根据容积变化量和血液压力变化量的对应关系确定脉压差,无需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充气过程,因此,不仅无创、操作简单,而且能够提高脉压差的确定速度,实现脉压差的实时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脉压差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脉压差测量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动脉透射的光电流信号,并根据所述光电流信号提取容积波信号,根据所述容积波信号确定容积变化量,根据所述容积变化量和血液压力变化量的对应关系确定脉压差。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脉压差测量方法的流程图,详述如下:
步骤S11,获取动脉透射的光电流信号,并根据所述光电流信号提取容积波信号。
这里的容积波信号是指获得的人体特定部位的两路透射(或反射)的光电流信号,且该光电流信号的质量较平稳,没有较大的波动,该光电流信号经过电流-电压转换、硬件放大与模数转换等步骤后,得到的两路含有容积波信息的数字信号。
具体地,通过传感器获取特定部位动脉(如末端手指动脉,颈动脉和额头动脉等)透射的光电流信息,例如,通过贴附于病人特定部位的光电传感器中的光电器件获得光电流信号(若是两路光电流信号,则为两路不同波长的光电流信号,如红光与红外光对应的光电流信号),该光电流信号为经过特定部位的动脉血管后的两路透射(或反射)光的电流信号。
具体是,按照LAMBERT-BEER定律,通过人体血管后的透射(或反射)光的强度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350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贴肤式老年人体温异常升高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血压智能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