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632988.2 | 申请日: | 2016-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9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迈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1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电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发展的实情是:由于长距离远行和大功率运转的需要,促使其本身的基本供电单元蓄电池的单体容量越来越大和串行蓄电池组合数越来越多。首先蓄电池的大容量是为了满足电动汽车大功率运行和长时间外出的需求,而电动汽车蓄电池串行蓄电池组合数是为了保证相同功率和长时运行条件下蓄电池组电流相对减小所需的较高的电压,从而限制蓄电池温升过高而引起对蓄电池寿命的影响。
另外,高频传输是为了满足相同传输能量情况下的变压器体积的小型化,而蓄电池的脉冲式充电方式则是为了阻止铅酸蓄电池等的内部电极产生较大的阻偶效应而耗能增加,阻滞了电极有害微粒的沉淀和氢气的析出,对维持电极上电荷的交换和能量接受转化能力具有帮助作用。
家用型充电器因受到电网承载能力的影响获取的能量不可能超出它的供应范围。这就对充电器本身的技术参数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使其能在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最大能量的传输和转换。而体积小型化和功率可调将是充电器必须满足的一种很现实的需求和趋势。而一般的电动汽车充电器的体积因设计缺陷决定了它只能放置到“充电站”而不是放置在家庭使用或随行车上。为了解决以上电网承载和体积两个关键问题使其在实际中国国情和标准制定(国汽车协会推荐的SAEJ-1773家庭应急标准1)上能基本满足家庭使用的需要。
有了家庭用途的充电器,许多私家纯电动车(以锂离子或铅酸蓄电池做动力源)就不必到专业的充电站把家庭到充电站之间的能量消耗节省下来,并免去了拆卸和等候诸多的不便。
家用无线型电动汽车充电器是家用有线型电动汽车充电器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为便捷的一种充电形式。主要安装在私家停车放或地下停车场等场所,虽然可以进行非接触式的无损充电,保护车体局部不会在充电时的磨损。主要有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距离来决定充电量的百分比,距离越近越节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使得电动汽车充电器充电更方便、充电器自身功率可调、体积更小型化方便携带,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充电不便、充电功率不可调、体积庞大的缺陷,提供一种家用无线型高频脉冲式电动汽车充电器,包括:电能无线发射部分和电能无线接收部分;其中,电能无线发射部分由高频变压器能量传递驱动部分、升压储能回馈部分、电压检测调整部分构成,且安装设置有由高频变压器的初级次级线圈拆开的初级线圈;其中,电能无线接收部分由蓄电池电压检测部分、充电电流控制部分、电压电流反馈到前级控制的电路部分构成,且安装设置有由高频变压器的初级次级线圈拆开的次级线圈,所述的电压电流反馈到前级控制的电路部分包括反馈光耦,还包括信号强度指示灯,所述的反馈光耦为红外线光耦,当接收信号强度低于满信号的二人之一时红外光耦不作用,蓄电池处于二分之一充电状态;当电磁场满足满负荷充电时,有强度指示灯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电能无线发射部分和电能无线接收部分的高频变压器的满负荷充电铁芯距离为不大于3米。
进一步地,所述电能无线发射部分和电能无线接收部分的高频变压器的二分之一充电铁芯距离为3-5米。
进一步地,使用220V市或者380V电网电压作为供电电源。
进一步地,充电电压预设值为直流0~500V。
进一步地,充电电流预设值为直流0~50A。
进一步地,还设有启动/停止电子开关;所述的启动电子开关包括自动/手动两种充电状态,当设置为自动状态时,所述的蓄电池电压检测部分检测到蓄电池充满电后,自动断电整个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的启动电子开关设置为自动充电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的高频变压器能量传递驱动部分设有至少一个驱动管,驱动管上设有独立分布的散热器;所述的散热器为散热风扇。
实施本发明的电动汽车充电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输出充电电压更高、蓄电池串行单体数目更多、充电电流更大,从而可以满足大容量的需求、体积更小型化并且功率可调,而且传递能量更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动汽车充电器的电能无线发射部分;
图2是本发明电动汽车充电器的电能无线接收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迈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迈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329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