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水电解液及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15091.9 | 申请日: | 201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6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申大卫;钮博翔;费震宇;李林峰;聂云华;郑卓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9 | 分类号: | H01M10/0569;H01M10/0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电 二次 电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及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具体涉及一种以羧酸酯为主溶剂的非水电解液及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一种非水电解液,包括溶剂、添加剂、碱金属盐及特殊结构的链状羧酸酯;本发明的链状羧酸酯在非水电解液中可作为主溶剂使用;且特别适用于负极材料是碱金属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或者过渡金属氧/硫/氮化物的非水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及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具体涉及一种以羧酸酯为主溶剂的非水电解液及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普遍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目前已开始被大量用于电动汽车行业。常见的非水电解液是LiPF6混合碳酸酯溶剂构成的体系;其中,碳酸酯溶剂主要为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与碳酸甲乙酯(EMC)构成的混合溶剂。碳酸酯溶剂中EC介电常数大,能够使锂盐充分溶解或电离,有利于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EC热稳定高,加热至200℃以上才会分解;EC可以在碳基(特别是石墨)电极表面形成SEI膜,提高电池充放电效率,延长电池循环寿命。EC黏度较大,熔点高(m.p.36.4℃),和低黏度、低熔点的线性碳酸酯(DMC、EMC、DEC等)混合使用可以获得优良的性能,以满足二次电池的应用要求。
锂二次电池发展至今,负极材料仍以碳基材料为主。碳酸酯溶剂适合用于化学惰性的碳基材料,因此,碳酸酯溶剂在非水二次电池工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近来,碱金属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或者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负极材料引起人们的兴趣,Li4Ti5O12是目前唯一商业化的材料。其电位约为1.55V(vs.Li/Li+),锂离子扩散系数为2×10-8cm2/S,比普通碳基材料高一个数量级。Li4Ti5O12充放电平台稳定,大倍率充放电的情况下,锂离子不易在材料表面析出,并且Li4Ti5O12是零应变材料,晶体非常稳定,尽管也发生细微的变化,但与前述的炭材料(石墨)不同,能够避免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电极材料的来回伸缩而产生的结构破坏,从而具有优越的循环性能。然而,Li4Ti5O12除了理论比容量低(仅为~175mAh/g)且全电池输出电压低等缺点外,还有一个影响其大规模应用的缺陷“产气”。TiO2、NiO、MoO2、MoO3、V2O5、Co3O4、CoO、Fe3O4、Fe2O3、FeO、Cu2O、CuO等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也向来被人们重视。在寻找理想的负极材料的进程中,基于钒元素的两种材料近来引起人们的兴趣。中国专利(CN 101154725 B)公开了LiVO2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周豪慎等人(Adv.EnergyMater.2013,3,428-432)首先报道了新一代负极材料Li3VO4。目前人们对锂钒氧化合物材料的研究尚且集中于材料本身的改性,还未见详尽报道涉及与电解液的兼容性/匹配性探索。本发明研究人员的实验结果表明碳酸酯溶剂不适合应用于钒基负极材料,存在二次电池内阻大、倍率性能差、循环不稳定等不足。碱金属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或者过渡金属氧化物与碳材料不同,在锂离子反复脱嵌的过程中伴随着过渡金属的价态的变化,例如Ti4+与Ti3+、V5+与V4+、V4+与V3+、Mo4+与Mo3+、Co3+与Co2+、Fe3+与Fe2+之间的互变。碳材料,主要由碳元素组成,对有机溶剂几乎没有氧化或者催化作用,可以认为是化学惰性;过渡金属元素Ti、V、Mo等,高价态的过渡金属元素具有强氧化性,而且即使是低价态,还有催化分解或者催化聚合等作用,情况复杂。分子结构决定碳酸酯溶剂,尤其是环状碳酸酯,不耐催化,其在活性过渡金属表面,易发生分解,释放出气体,如H2、CO2、CH4、C2H6等。电极表面产气,电池鼓包、内阻上升(正负极之间物理距离增大),导致电池性能劣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未经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150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