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把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96327.9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01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中敦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有信 |
主分类号: | E05B85/10 | 分类号: | E05B85/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海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把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把手装置,其使用现有的基底构件而防止拉手的松动。门把手装置(10)具备:基底构件(15),其在一端侧形成轴部(46)或者轴承部(19),并且在另一端侧形成具有向内部空间突出的限制部(22A、22B)的引导孔(20);拉手(40),其在一端侧形成将轴部(46)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部(19)、或者被轴承部(19)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部(46),并且在另一端侧突出形成有能够在引导孔(20)中进退的插通部(48);以及滑动引导件(60),其装配于拉手(40),并具有与限制部(22A、22B)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6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的门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门把手装置具备供用户把持的拉手(handle grip)。拉手在一端侧具备轴支承于基底构件的轴支承部,在另一端侧具备穿过基底构件的引导孔的插通部。当对拉手进行打开操作时,插通部在引导孔内移动,因此在插通部与引导孔的壁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隙。该间隙成为拉手在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微动的松动的原因。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基底构件的引导孔配置有供拉手的插通部滑动接触的引导构件的门把手装置。利用引导构件来限制拉手的插通部沿着旋转轴线移动,由此防止拉手相对于基底构件的松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2257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的门把手装置需要在基底构件设置用于固定引导构件的固定部,因此需要重新设置基底构件的成形模具,使制造成本升高。更详细说明时,在门把手装置中,在变更拉手的设计时,有时作为基底构件而再利用现有产品。但是,在重新采用专利文献1的构造的情况下,也需要对基底构件进行设计变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现有的基底构件而能够防止拉手的松动的门把手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把手装置,其中,所述门把手装置具备:基底构件,其在一端侧形成轴部或者轴承部,并且在另一端侧形成具有朝内部空间突出的限制部的引导孔;拉手,其在一端侧具有形成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轴部的状态的轴承部或者形成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轴承部的状态的轴部,并且在另一端侧突出能够在所述引导孔中进退的插通部;以及滑动引导件,其装配于所述拉手,并具有与所述限制部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
在该门把手装置中,通过向拉手的插通部装配具有与基底构件的限制部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的滑动引导件,能够防止拉手相对于基底构件的松动。由于仅向现有的拉手装配滑动引导件即可,因此无需进行基底构件的设计变更,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并且变更拉手的设计。
所述拉手的插通部或者所述滑动引导件中的任一方具有固定用凸部,剩余的另一方具有供所述固定用凸部压入的固定用凹部,所述拉手的轴承部或者轴部向所述基底构件的轴部或者轴承部安装的安装方向是与所述插通部相对于所述引导孔的进退方向交叉的方向,所述固定用凸部相对于所述固定用凹部的压入方向与所述安装方向交叉。
根据该方式,在向基底构件装配拉手时,即使装配于拉手的滑动引导件与基底构件接触,由于此时作用的力的方向与固定用凸部相对于固定用凹部的压入方向交叉,因此能够防止滑动引导件从拉手脱落。
所述滑动引导件具备沿着所述插通部的突出方向分别配置的一对侧框架、以及连结所述一对侧框架的连结部,所述侧框架具有所述固定用凸部或者所述固定用凹部中的任一方。
根据该方式,滑动引导件采用利用连结部来连结一对侧框架的单一的结构,因此部件管理较为容易,并且能够一体成形,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所述连结部具有伸缩部。
根据该方式,滑动引导件能够使一对侧框架的间隔自由变化,因此在向拉手的插通部安装时,能够确保用于将固定用凸部压入固定用凹部的空间等,能够提高安装作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有信,未经株式会社有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963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