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狂犬咬伤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88163.5 | 申请日: | 2016-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8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莫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市粮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4 | 分类号: | A61K36/8984;A61P17/02;A61P31/1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5112 | 代理人: | 刘梅芳 |
地址: | 541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狂犬 咬伤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狂犬咬伤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狂犬病:乃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
目前一般患者会使用西药治疗,但西药可能会产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中医对狂犬咬伤一症的认识机理,提供一种治疗狂犬咬伤的中药组合物,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药效明显,无任何添加剂,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狂犬咬伤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石斛8-12份,王不流行10-15份,杏仁6-10份。
一种治疗狂犬咬伤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石斛10份,王不流行12份,杏仁8份。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用水煎服。每天一剂, 5天为一疗程。
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药大辞典中均有记载。
石斛:又名万丈须、吊兰、林兰、禁生、金钗花等。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王不流行:中药名,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热、果皮尚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淋证涩痛。
杏仁:是蔷薇科杏的种子,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微量苦杏仁苷。脂肪的组成中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杏仁果长在短距上,具有未成熟的外观,当果实成熟时,它绿色的外壳会裂开,而显露出包在粗糙外壳中的核仁,核仁为黄色且有很多小洞,外壳为坚硬的木质, 杏仁果为扁平卵形,一端圆,另一端尖,覆有褐色的薄皮。核仁含有20%的蛋白质,不含淀粉,磨碎、加压后,榨出的油脂,大约是本身重量的一半,杏仁油为淡黄色,虽然没有香味,但具有软化皮肤和美容的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针对狂犬咬伤一症,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对狂犬咬伤一症具有良好的疗效,还有调节机体、标本兼治的效果,没有不良反应,本发明无副作用,药效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治疗狂犬咬伤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石斛8克,王不流行10克,杏仁6克。
制备方法用常规方法。
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用水煎服。每天一剂, 5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2:一种治疗狂犬咬伤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石斛10克,王不流行12克,杏仁8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治疗狂犬咬伤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石斛12克,王不流行15克,杏仁10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下面结合病例对本发明的效果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病例1夏某,女,17岁,服药前狂犬咬伤,服用本发明药物后,每天煎服1剂,服药5天后,狂犬咬伤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病例2邱某,男,9岁,服药前狂犬咬伤,服用本发明药物后,每天煎服1剂,服药7天后,狂犬咬伤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病例3雷某,男,31岁,服药前狂犬咬伤,服用本发明药物后,每天煎服1剂,服药9天后,狂犬咬伤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粮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市粮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881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