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向联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87581.2 | 申请日: | 2016-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2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思模 |
主分类号: | F16D3/02 | 分类号: | F16D3/02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向联轴器。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320608233.0公开了一种单向联轴器,包括与动力机固定连接的主动套和与工作机固定连接的从动套,所述单向联轴器还包括传动套,所述传动套套装在所述主动套和所述从动套中的一者的外周上并与所述主动套和所述从动套中的另一者固定连接,且所述传动套能够根据所述主动套的旋转方向而在所述主动套和所述从动套之间选择性地进行动力传动。但是这种结构的单向联轴器的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零部件较多,质量也不够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主动部上设置有一连接槽、槽的底面为螺旋形结构,从动部包括一螺旋形的端部,主动部能够始终朝一个方向驱动该从动部,结构简单、包含零部件的数量少,质量较为可靠,生产成本较低的单向联轴器。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一种单向联轴器,包括一主动部和一从动部,所述的主动部包括一安装筒和一端板,所述的端板与所述的安装筒的端部相互垂直连接,所述的端板的一侧设置有一连接槽,所述的连接槽的连接底面为螺旋形结构,所述的连接槽布置在靠近所述的安装筒一侧;所述的从动部为圆筒形结构、包括一螺旋形的连接端面,所述的从动部套接在的安装筒上并与所述的安装筒转动连接,所述的从动部的一端卡进所述的连接槽内,所述的连接底面的形状与所述的连接端面 的形状相互吻合。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槽的内表面与所述的从动部的外表面的直径相同。
本发明的单向联轴器的优点是:主动部上设置有一连接槽、槽的底面为螺旋形结构,从动部包括一螺旋形的端部,主动部能够始终朝一个方向驱动该从动部,结构简单、包含零部件的数量少,质量较为可靠,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单向联轴器的主动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单向联轴器的从动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主动部;11、安装筒;12、端板;121、连接槽;122、连接底面;
2、从动部;21、连接端面;
3、驱动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的单向联轴器的优点是:主动部上设置有一连接槽、槽的底面为螺旋形结构,从动部包括一螺旋形的端部,主动部能够始终朝一个方向驱动该从 动部,结构简单、包含零部件的数量少,质量较为可靠,生产成本较低。
一种单向联轴器,包括一主动部1和一从动部2,如图1所示,该主动部1包括一安装筒11和一端板12,该端板12与该安装筒11的端部相互垂直连接,该端板12的一侧设置有一连接槽121,该连接槽121的连接底面122为螺旋形结构,该连接槽121布置在靠近该安装筒11一侧;如图2所示,该从动部2为圆筒形结构、包括一螺旋形的连接端面21,该从动部2套接在的安装筒11上并与该安装筒11转动连接,该从动部2的一端卡进该连接槽121内,该连接底面122的形状与该连接端面21的形状相互吻合。螺旋形的端面会在其接头处产生一个驱动肩3,通过该驱动肩3,主动部1即可驱动该从动部2转动。主动部1反转时,通过螺旋形的连接底面122可以推开该从动部2,达到单向驱动的目的。
该连接槽121的内表面与该从动部2的外表面的直径相同。这种结构可以使该从动部2的端面更稳固的卡进该连接槽121内。
以上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思模,未经李思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87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脉冲环和包括该脉冲环的传感器-轴承单元
- 下一篇:弹性接头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