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蓬松加工丝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78002.8 | 申请日: | 2016-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1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倪春健;吉宫隆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24 | 分类号: | D02G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蓬松 加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蓬松加工丝。
背景技术
填充在羽绒被、睡袋和各种防寒保暖的制品中通常使用鹅绒、鸭绒等水禽类的羽毛。世界范围内出现的禽流感导致羽绒的产量急剧下降,从而引起价格的上涨。同时消费者对羽绒的安全性也存在疑虑,天然的羽毛如果洗涤不充分则会导致恶臭,因此需要事先将导致恶臭的污物除去,保持羽毛的洁净度。而且还存在羽毛被褥、羽毛夹克等羽毛制品的难以洗涤的问题。中国专利CN186187A公开了一种短纤维型的仿羽绒棉,但是短纤维填充棉的蓬松度不高,做成的保温材料的触摸时存在颗粒感,同时短纤维型仿羽绒棉洗涤时容易发生偏移。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填充材料来代替羽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蓬松加工丝,该加工丝在使用性能上能达到和天然羽绒同等的效果,加工丝使用聚酰胺纤维时,具有柔软、舒适的优点。
一种蓬松加工丝,由长纤维而成。该加工丝为聚酰胺加工丝,其中含有中空长纤维,以IDFB方法测得该加工丝的蓬松度为350inch3/30g~700inch3/30g,优选蓬松度为350inch3/30g~600inch3/30g。
该蓬松加工丝由鞘纤维和芯纤维两个部分组成,鞘纤维和芯纤维交叉且鞘纤维在芯纤维外形成圆环状,鞘纤维的单丝纤度优选3.0dtex~10.0dtex,优选鞘纤维的单丝纤度更优选4.0dtex~8.0dtex。
所述芯纤维的总纤度优选30dtex~300dtex。
所述鞘纤维在芯纤维外形成的圆环的半径优选2mm~12mm,更优选圆环的半径为4mm~9mm。同时鞘纤维和芯纤维所形成的交叉点的个数优选30~150个/cm,更优选交叉点的个数为40~80个/cm。
所述鞘纤维和芯纤维优选中空纤维,优选中空度分别为20%~45%,更优选中空度分别为25%~40%。
所述鞘纤维优选卷曲半径10mm~50mm的三维立体卷曲丝,更优选卷曲半径15mm~30mm的三维立体卷曲丝。
本发明的蓬松性加工丝具有成本低、生产简单、蓬松性好、柔软、舒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蓬松加工丝。
图2为解舒后的卷曲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开发一种可以替代羽绒的填充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蓬松性优异的由聚酰胺长纤维构成的蓬松加工丝,其中含有中空纤维。按照IDFB测试基准,该加工丝的蓬松度为350inch3/30g~700inch3/30g,优选蓬松度为350inch3/30g~600inch3/30g。蓬松度数值越大,表示加工丝形成的空气层的空间就越大,保温性能越好。同时,蓬松度越高手感越柔软。
本发明的蓬松加工丝由鞘纤维和芯纤维两个部分组成,鞘纤维和芯纤维都是由聚酰胺形成的长纤维,通过压缩空气的喷射作用使得鞘纤维和芯纤维交叉且鞘纤维在芯纤维外形成圆环状。由于压空作用,鞘纤维的纤维束被分开形成多根单纤维,所述鞘纤维来回垂直穿过芯纤维束形成交叉点的同时鞘纤维构成了三维立体的多圆环状。鞘纤维和芯纤维所形成的交叉点并非融着固定在一起的交叉点,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移动。该蓬松加工丝做为填充材料使用时,受外力挤压而变形,变形时蓬松丝的交叉点会发生一定的位移来吸收外力,在外力移除后,又能很大程度的回复性能。
构成蓬松加工丝的鞘纤维的单丝纤度优选为3.0dtex~10.0dtex。单丝纤度太细的话虽然纤维的柔软性增加,但是鞘纤维所形成的圆环的耐压能力反而会下降;反之,纤维的单丝纤度越大所具有的刚性就越高,制得的蓬松加工丝就会偏硬,手感变差。所以本发明形成所述加工丝的鞘纤维的单丝纤度更优选为4.0dtex~8.0dtex。
所述芯纤维的总纤度优选30dtex~300dtex。
鞘纤维在芯纤维外所形成的圆环的半径优选2mm~12mm。鞘纤维形成的圆环直径过小,形成的立体空间的体积就小,导致加工丝的蓬松性不够,用它填充后的衣物或寝具比较硬实,没有羽绒的蓬松感,保温性能也会下降。反之,虽然鞘纤维形成的圆环越大加工丝的蓬松性和柔软性会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耐压缩性能会变差,也就是说该加工丝受外力挤压时会形成永久性的变形,导致性能低下。鞘纤维在芯纤维外所形成的圆环的半径更优选4mm~9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78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