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切换多路压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71745.2 | 申请日: | 2016-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98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林;王沁洋;黄萱;沈新宇;俞忠;吴晓楠;张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02 | 分类号: | H01H13/02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切换 压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步切换多路压板。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系统控制与保护装置通常在控制与保护屏上设置“压板”,作用是用来投退保护功能、接入或切出开关分合闸回路,压板投退的正确与否直接事关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数字式变电站中通常用软件来模拟功能投退压板,这称之为“软压板”,这时与相关保护装置的接口回路、强电分合闸回路功能仍需通过常规压板来实现。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以及智能电网背景下,对压板分合状态的检测成为现实需要。以前采用的有中继式,即由压板启动位置继电器的方式,该方式每个压板需对应一个位置继电器,电路实现复杂。目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采用霍耳元件与小型磁铁作为保护压板的采集器,对保护压板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非接触式位置检测。另一种为红外传感方式,压板位置的变化导致红外感应数据变化实现位置检测。再有就是视频分析式,通过图像识别方式实现压板位置识别。这些方式都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增加相对复杂的回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安全的同步切换多路压板。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同步切换多路压板,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之间设置金属连接片;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的结构相同,采用相同的复合多层结构,所述复合多层结构为金属层与绝缘层间隔布置的形式,且金属层引出外露;金属连接片将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上位于同一层的金属层连接,相邻二片金属连接片之间用绝缘片隔开;所述金属连接片的一端可旋转式套装在第一接线柱的金属层上,金属连接片的另一端呈半环状卡位于第二接线柱的金属层上;在第一接线柱上设置金属连接片限位装置。
第一接线柱的金属层上设置外螺纹,通过与所述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的环状螺母将金属连接片固定。
环状螺母与金属连接片之间设置金属垫片。
本发明结构合理,2个接线桩间对应的不同导电层通过中间的不同的连接片实现同时多回路接通或切断。本发明操作更加安全;设计更加紧凑,成本更加低廉,节省屏柜空间,提高工作效率。
多回路压板结构,可实现一个主压板回路,其它回路用作对主回路的位置监测或扩展功能。既适用于智能变电站,也适用于传统变电站的智能化。该压板也适用于需同步投退的保护回路及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同步切换多路压板,包括第一接线柱1、第二接线柱2,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之间设置金属连接片3、4;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的结构相同,采用相同的复合多层结构,所述复合多层结构为金属层A1、A3与绝缘层A2、A4间隔布置的形式,且金属层A1、A3引出外露;金属连接片将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上位于同一层的金属层连接,相邻二片金属连接片之间用绝缘片5隔开;所述金属连接片的一端可旋转式套装在第一接线柱的金属层上,金属连接片的另一端呈半环状卡位于第二接线柱的金属层上;在第一接线柱上设置金属连接片限位装置6,用于限制金属连接片的旋转角度。
第一接线柱的金属层上设置外螺纹,通过与所述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的环状螺母将金属连接片固定。
环状螺母与金属连接片之间设置厚度为1-5mm的金属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717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量投加设备(溶解计量投加设备4.1版本)
- 下一篇:三位四通液压电磁换向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