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应力吸收带一体化施工列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59363.8 | 申请日: | 2016-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2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沈佳;王新生;尹志钢;王慧;徐晓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1C23/06 | 分类号: | E01C23/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余晓雪,王敏锋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应力 吸收 一体化 施工 列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涉及道路工程养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应力吸收带一体化施工列车。
背景技术
“白加黑”的改建技术是指保持旧路面整体性,采取板底下灌浆补强、局部置换或修补等措施,然后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罩层的技术。这种方式可充分利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剩余强度,减薄加铺厚度。但是该项技术面临的加铺层反射裂缝问题一直是公路界所面临的难题之一。反射裂缝的存在,不仅破坏了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而且由于地表水沿反射裂缝向下渗透,使面层逐渐失粘脱落,路基强度降低,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
为了防止或延缓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早期反射裂缝问题,研究人员在旧混凝土路面板和沥青加铺层之间设置了应力吸收层、土工织物夹层、格栅夹层,但是这种全铺式的处理方法显著增加了工程造价。结合同济大学谈至明教授提出设置局部软夹层可以有效降低加铺层温度应力的研究成果,我们开发了双层应力吸收带,用于旧混凝土板接缝和裂缝的局部处置。目前,应力吸收带施工机械为人工手动式,人工将应力吸收带材料通过毛刷的工具涂刷到路面裂缝处。这种方法效率低,应力吸收带材料散落较多,材料浪费严重。此外,涂刷工具没有加热设备,应力吸收带材料粘度大,施工中逐渐粘聚到涂刷设备上,操作极为不便。现有的应力吸收带铺筑设备也仅仅适用于单层应力吸收带的机械化施工,不能解决双层应力吸收带一体化施工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上下层应力吸收材料一体化,而且现有设备很难保证应力吸收带的厚度和平整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层应力吸收带一体化施工列车,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双层应力吸收带的制备与铺筑,并且制备与铺筑过程易于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层应力吸收带一体化施工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应力吸收带一体化施工列车包括列车车体以及由列车车体拖动的车箱;所述车箱内部沿车箱的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层应力吸收带制备及铺筑装置、第二层应力吸收带制备及铺筑装置以及压实装置;所述车箱内部还设置有与第一层应力吸收带制备及铺筑装置以及第二层应力吸收带制备及铺筑装置相连的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所述数据采集及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部设置有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控制器相连的加热控制芯片以及开关驱动器。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层应力吸收带制备及铺筑装置以及第二层应力吸收带制备及铺筑装置均包括应力吸收带混合料制备装置、应力吸收带混合料的铺筑装置以及聚酯玻纤布铺筑装置;所述应力吸收带混合料制备装置包括沥青加热处理装置、集料处理装置、矿粉处理装置以及搅拌锅;所述沥青加热处理装置、集料处理装置以及矿粉处理装置分别与搅拌锅相贯通;所述应力吸收带混合料的铺筑装置包括料斗、送料器、厚度调节螺杆、螺旋摊铺器以及摊平板;所述料斗与搅拌锅相贯通;所述送料器包括送料器进口以及送料器出口;所述送料器进口伸入料斗中;所述螺旋摊铺器置于送料器出口处;所述厚度调节螺杆与摊平板相连;所述摊平板置于螺旋摊铺器末端;所述聚酯玻纤布铺筑装置置于摊平板末端。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采用的沥青加热处理装置包括沥青加热罐、搅拌器、第一称重传感器、出油管;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加热器以及沥青加热罐阀门;所述沥青加热罐内部设置有搅拌器、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加热控制芯片与第一加热器相连;所述沥青加热罐通过出油管与搅拌锅相贯通;所述沥青加热罐与出油管的接触处设置有第一称重传感器;所述出油管上设置有沥青加热罐阀门;所述控制器通过开关驱动器与沥青加热罐阀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第一称重传感器相连。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采用的集料处理装置包括冷料仓、第一出料管、冷料仓阀门、干燥滚筒、第二出料管、干燥滚筒阀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加热器、热料仓、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三加热器、热料仓阀门、第三出料管以及第三称重传感器;所述冷料仓依次通过第一出料管、干燥滚筒、第二出料管、热料仓以及第三出料管与搅拌锅相贯通;所述第一出料管上设置有冷料仓阀门;所述第二出料管上设置有干燥滚筒阀门;所述第三出料管上设置有热料仓阀门;所述干燥滚筒内部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二加热器;所述热料仓内部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三称重传感器以及第三加热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三温度传感器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加热控制芯片分别与第二加热器以及第三加热器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开关驱动器分别与冷料仓阀门、干燥滚筒阀门以及热料仓阀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未经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59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可折叠凳的棱柱形旋转书架
- 下一篇:一种消毒烘干收纳三用衣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