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用户身份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59135.0 | 申请日: | 2016-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3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顾元洪;赖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进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用户 身份 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份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机用户身份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娱乐、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随之,移动支付所带来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以及如何对用户身份进行便捷有效的确认已经成为移动支付一个重要环节。当今主流的支付平台,多是采用传统的密码方式,或者配合动态token(令牌)等方法确认用户身份。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用户信息的保护作用。
但是,传统方法并不能实现对用户的身份进行确认,仅仅只是对密码内容进行确认,一旦密码被他人盗取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当今用户有很多场景需要使用密码,如果分别使用不同的密码会很容易造成遗忘;如果使用统一的密码则很容易被人通过其他渠道盗取,例如撞库攻击方式等。因此,传统密码方式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逐步显示出其安全性、有效性及便捷性的不足。
为此,生物认证逐渐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生物认证又称生物识别,是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生物认证与其他的认证方法相比较,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第一是安全性。第二是方便性——与使用钥匙、卡片、令牌、或者个人身份号码相比,生物认证更为方便快捷。第三是生物特征不存在遗失遗忘的问题,也不必担心密码、身份号码被盗的问题。最后,生物特征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在现阶段,生物认证通常采用单一的生物特征,即使采用多个生物特征,也是简单地依次分别对每个生物特征进行识别。因此,攻击者仍可采取逐个击破的手段,比如录音攻击声纹系统,录像攻击人脸系统等;导致系统极易被攻破。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用户身份识别系统,集声纹验证、人脸验证、掌静脉验证和随机密钥验证多个验证为一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机用户身份识别系统,包括
注册模块,用于在用户注册时,生成对应用户注册身份标识的生物特征模型,并将所述生物特征模型保存到用户注册数据库中;
人机操作模块,用于输入掌静脉数据、声纹数据、人脸数据,并将这些数 据发送到生物特征提取模块,用于输入解码数据,并将解码数据发送到开机模块;
生物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接收人机操作模块输入的掌静脉数据、声纹数据、人脸数据,并提取相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发送到匹配模块;
匹配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生物特征数据与用户注册数据库内的数据进行相似度对比,并将对比结果输出到匹配结构计算模块;
匹配结果计算模块,用于接收每个特征的相似度,并将这些相似度进行平均值求解,将所得的平均值发送到转换模块;
转换模块,内设身份验证模块,开机模块与转换模块之间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双通道连接模块,在任意一个通道进行通讯时,另一个备用通道进行密钥更新,并在完成密钥更新后,将新的密钥通过无线发送到指定的移动终端。
优选地,所述掌静脉数据通过红外掌静脉扫描识别装置进行扫描后成像后输入。
优选地,所述声纹数据为从录入的用户朗读指定验证文本的语音中获取的用户的声纹特征。
优选地,所述人脸数据为用户在朗读指定验证文本是所产生的人脸数据及唇动间隔时间数据。
优选地,系统配置文件采用XML格式。
优选地,访问记录采用数据链表形式存储,当无存储空间时,优先删除旧 的访问记录。
优选地,访问请求的操作语句存放于开机模块。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进行用户身份识别时,生成并显示验证文本,然后录入用户朗读验证文本的语音和图像,对该语音和图像进行识别,同时利用掌静脉验证的非活体不成像的特点,进一步保证了身份验证数据的唯一性,通过随机密钥的生成,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手机用户身份识别系统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机用户身份识别系统,包括
注册模块,用于在用户注册时,生成对应用户注册身份标识的生物特征模型,并将所述生物特征模型保存到用户注册数据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进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进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591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