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频声衬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41073.0 | 申请日: | 2016-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5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吕海峰;韩彦南;耿彦章;安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G10K11/18;G10K11/35;H02N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频声衬,涉及消声器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可调频声衬采用机械结构实现消声频率偏移,结构复杂、安装不便和响应速度慢的问题。该声衬包括:腔体底板、腔体侧壁、压电悬臂梁和腔体顶盖;腔体底板、腔体侧壁和腔体顶盖构成声衬腔体;腔体底板上设置有穿孔,腔体底板一侧外沿的凸块上设置有定位槽;腔体侧壁上开设有豁口;压电悬臂梁包括压电陶瓷、弹性悬臂梁、实体和定位块;通过逆压电效应改变实体的位置,从而改变了穿孔的有效空间,即改变亥姆霍兹共振器的结构参数,实现消声频带的偏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声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可调频声衬。
背景技术
声衬是控制发动机舱内噪声的有效手段,主要安装在涡轮扇和燃烧室的腔体壁上,用于吸收燃烧噪声和风扇旋转噪声。
专利号为201010196804的发明专利《带可变调谐管的亥姆霍兹共振器》。该发明涉及一种带可变调谐管的亥姆霍兹共振器,它包括共振器壳体、固定调谐管、进气管、出气管、可变调谐管、支架、摇臂、阀门和扭簧。其中的可变调谐管套装在固定调谐管内可前后移动,支架安装在共振器壳体内的隔板上,摇臂的一端与可变调谐管活动相连,另一端与阀门活动相连,阀门设置在进气管的出口方向并可伸入进气管内将进气管出口封闭,扭簧的一端与支架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摇臂的中部固定相连。该发明采用机械结构实现消声频率偏移的方法,往往会面临结构复杂、装置不利于安装和响应速度慢等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可调频声衬,存在采用机械结构实现消声频率偏移,结构复杂、安装不便和响应速度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频声衬,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可调频声衬采用机械结构实现消声频率偏移,结构复杂、安装不便和响应速度慢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频声衬,包括:腔体底板、腔体侧壁、压电悬臂梁和腔体顶盖;
所述腔体底板、所述腔体侧壁和所述腔体顶盖构成声衬腔体;
所述腔体底板上设置有穿孔,所述腔体底板一侧外沿的凸块上设置有定位槽;
所述腔体侧壁垂直于所述腔体底板设置在所述腔体底板边缘上,所述腔体侧壁上开设有豁口;
所述压电悬臂梁包括压电陶瓷、弹性悬臂梁、实体和定位块;
所述定位块插设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压电陶瓷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电陶瓷穿过所述豁口延伸至所述声衬腔体内部,所述压电陶瓷的另一端与置于所述声衬腔体内部的所述弹性悬臂梁连接,所述弹性悬臂梁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穿孔位置对应的所述实体,所述实体插设在所述穿孔内;
所述腔体顶盖上的压块置于所述豁口内,并压设在所述压电陶瓷上。
较佳地,所述压电陶瓷的接线置于所述声衬腔体外部。
较佳地,所述穿孔和所述实体的数量相等,并且所述穿孔和所述实体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调频声衬,该声衬通过改变压电悬臂梁中压电陶瓷的端电压,使与压电陶瓷连接的弹性悬臂梁发送形变,从而使弹性悬臂梁上的实体发生位移变化,从而使穿孔有效空间变化,从而实现声衬的消声频带偏移,克服了传统声衬吸声频率不可调节,以及现有可调频声衬中致动部件体积大、结构复杂、动态响应慢的缺点,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响应速度快的优点,拓宽了声衬的应用频带,为噪声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频声衬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频声衬腔体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频声衬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410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