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通信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7633.5 | 申请日: | 2016-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2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叶晨晖;胡小锋;张凯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通信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光通信方法和装置。例如,提出了一种在无源光网络设备处实施的方法,所述无源光网络设备被配置为通过带宽受限链路来进行高速率的通信,所述方法包括:经由所述带宽受限链路从光网络单元接收训练信号;通过对所述训练信号进行延迟采样而获得延迟信号;基于所述延迟信号确定所述带宽受限链路的第一信道响应,所述第一信道响应表征所述带宽受限链路对所述训练信号造成的改变;以及基于所述第一信道响应对经由所述带宽受限链路而从所述光网络单元接收到的通信信号进行补偿,以降低所述通信信号的失真。还公开了相应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涉及光通信方法和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无源光网络设备和光网络单元处实施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下一代以太网无源光网络(NG-EPON)标准化的时间临近,使用当前的10Gbps光纤/光组件来支持25Gbps每信道或甚至更高的数据速率是最有希望的候选之一。考虑到分别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数据格式选择,4阶脉冲幅度调制(PAM4)和双二进制幅度调制(DB)已经被认为是最适当组合。
然而,由于高阶格式码元(即,PAM4或DB)质量高度依赖于由级联的电/光组件确定的总信道响应,因此在这种解决方案中出现了新的技术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尤其针对DB的带宽限制引起的码间串扰(ISI)失真,以及尤其针对例如PAM4的多阶PAM引起的功率预算短缺。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在无源光网络设备和光网络单元处实施的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源光网络设备处实施的方法,该无源光网络设备被配置为通过带宽受限链路来进行高速率的通信。该方法包括:经由该带宽受限链路从光网络单元接收训练信号;通过对该训练信号进行延迟采样而获得延迟信号;基于该延迟信号确定该带宽受限链路的第一信道响应,该第一信道响应表征该带宽受限链路对该训练信号造成的改变;以及基于该第一信道响应对经由该带宽受限链路而从该光网络单元接收到的通信信号进行补偿,以降低该通信信号的失真。
在某些实施例中,确定该第一信道响应包括:通过将该延迟信号逼近预定的参考信号来确定该第一信道响应。
在某些实施例中,确定该第一信道响应还包括:读取预先存储在该无源光网络设备中的该训练信号;以及通过将该训练信号进行延迟和相加而获得该参考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源光网络设备处实施的方法,该无源光网络设备被配置为通过带宽受限链路来进行高速率的通信。该方法包括:经由上行链路从光网络单元接收训练信号;基于该训练信号来确定该上行链路的第二信道响应,该第二信道响应表征该下行链路对该训练信号造成的改变;以及基于该第二信道响应对将要通过下行链路向光网络单元发送的通信信号进行补偿,以降低该通信信号将要遭受的失真。
在某些实施例中,确定该第二信道响应包括:基于该训练信号确定该上行链路的第一中间信道响应,该第一中间信道响应表征该上行链路对该训练信号造成的改变;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该第一中间信道响应来确定该第二信道响应。
在某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地基于该第一中间信道响应来确定该第二信道响应包括:经由该下行链路向该光网络单元发送该训练信号;经由该上行链路接收从该光网络单元返回的该训练信号;基于所返回的该训练信号来确定第二中间信道响应,该第二中间信道响应表征该下行链路和该上行链路两者对该训练信号造成的改变;以及基于该第一中间信道响应和该第二中间信道响应来确定该第二信道响应。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光网络单元处实施的方法,该光网络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带宽受限链路来进行高速率的通信。该方法包括:经由下行链路从该无源光网络设备接收训练信号;将该训练信号从该下行链路转移到上行链路;以及经由该上行链路将该训练信号发送回该无源光网络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76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