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行程气缸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26278.1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50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任建明;王全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全盛世纪气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 |
代理公司: | 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8 | 代理人: | 王明超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程 气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多行程气缸。
背景技术
多行程气缸是指活塞具有多个行程控制位置的气缸,多行程气缸常用于驱动执行机构形成多个位置状态。目前多行程气缸的缸体采用分段式结构,即将多段缸体通过拉杆串接于一体,再将分段式活塞装设于对应的缸体内,通过在不同缸体上设置进气孔和排气孔来驱动缸体内的活塞,从而使最外侧的活塞杆能够获得不同的行程位置。例如专利公告号CN104564898A所公开的一种多行程气缸,其气缸由多层组成,每层都有一个独立的气缸,每个气缸具有不同的行程,每个缸的活塞杆都是独立的,这种分段式气缸装配结构复杂,尤其是多个缸体与多个活塞杆装配同心度要求各零件的加工精度较高,而且在相邻缸体之间对密封性要求也较高,这也是多行程气缸成本较高的主要因素。现有的多行程气缸的控制系统比较复杂,目前多行程气缸的控制系统采用管接头、气管、单向阀和电磁阀组来进行控制。例如专利公布号CN103821793A所公开的一种多行程气缸的控制系统,虽然其最大程度简化了控制系统,但对于某些特殊使用环境下仍显得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多行程气缸,其采用一体式缸筒结构,结构简单,对零件的装配及加工精度要求更低,能有效降低成本;该多行程气缸可通过电磁线圈直接控制行程位置,控制系统更为简化,控制更加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行程气缸,包括缸筒,缸筒的两端分别设有前盖和后盖,缸筒内至少设有两个活塞腔,两相邻活塞腔之间通过中盖或缸套分隔,每个活塞腔内均装设有活塞组件,活塞组件包括与相应活塞腔的腔壁相匹配的活塞和与该活塞固定连接的活塞杆,缸筒内所有活塞组件首尾相接,且位于外侧的活塞组件的活塞杆穿过前盖伸出于缸筒外,缸筒上在每个活塞腔对应的位置均设有进气孔和排气孔,进气孔和排气孔分别与对应的活塞腔内的活塞的两侧的腔体连通;缸筒上设有若干电磁线圈组件,电磁线圈组件设有阀腔、进气口和排气口,电磁线圈组件用于控制进气口和排气口分别与阀腔之间的启闭,缸筒上还设有进气通道,每个电磁线圈组件的进气口均与该进气通道连通,各电磁线圈组件的阀腔分别与缸筒上的进气孔或排气孔连通。
其中,缸筒内壁设有若干卡槽,卡槽内卡设有与中盖或缸套配合的孔用弹性挡圈,中盖或缸套通过孔用弹性挡圈在缸筒内限位固定。
进一步的,缸筒上设有用于安装电磁线圈组件的安装孔,安装孔底部设有阀嘴,电磁线圈组件包括线圈和先导头,线圈驱动先导头动作;当线圈断电时,进气口与阀腔之间关闭,排气口与阀腔之间开启;当线圈通电时,进气口与阀腔之间开启,排气口与阀腔之间关闭。
优选的方案,缸筒内设有三个活塞腔,分别为第一活塞腔、第二活塞腔和第三活塞腔,缸筒上设有与第一活塞腔连通的第一进气孔和第一排气孔、与第二活塞腔连通的第二进气孔和第二排气孔以及与第三活塞腔对应的第三进气孔和第三排气孔,第二排气孔和第三排气孔设置于缸筒下端,缸筒上端设有四个电磁线圈组件,所述四个电磁线圈组件的排气口分别与第一进气孔、第一排气孔、第二进气孔和第三进气孔连通。
另一优选的方案,缸筒内设有三个活塞腔,分别为第一活塞腔、第二活塞腔和第三活塞腔,缸筒上设有与第一活塞腔连通的第一进气孔和第一排气孔、与第二活塞腔连通的第二进气孔和第二排气孔以及与第三活塞腔对应的第三进气孔和第三排气孔,缸筒上端设有六个电磁线圈组件,所述六个电磁线圈组件的排气口分别与第一进气孔、第一排气孔、第二进气孔、第二排气孔、第三进气孔和第三排气孔连通。
其中,第一活塞腔与第二活塞腔之间通过缸套分隔,第一活塞腔内的活塞组件设置于缸套内。
进一步的,中盖的外圈设有与缸筒内壁配合的密封圈,中盖的内圈设有与活塞杆配合的Y型圈,缸套的外圈设有与缸筒内壁配合的密封圈,缸套的内圈设有与活塞杆配合的Y型圈,活塞的外圈设有与缸筒内壁配合的Y型圈和耐磨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多行程气缸采用一体式缸筒,与现有的分段式缸筒相比,结构更简单,对零件的装配及加工精度要求更低,从而有效降低成本;缸筒上设置各活塞腔共用的进气通道,减少了管接头的使用数量,无需繁杂的气源管路连接,外形简洁美观;缸筒上设置若干电磁线圈组件,直接通过电磁线圈组件来控制与各活塞腔连接的进气孔或排气孔的进气与排气,从而实现本多行程气缸的活塞杆的多行程位置控制,与现有的控制系统相比,结构更为简化,控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全盛世纪气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全盛世纪气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262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定子保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