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线小净距大断面节理岩体地铁隧道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18649.1 | 申请日: | 2016-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4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阳长江;杨翔;张志飞;江真;李丽萍;王淼;谢永辉;汪兆明;翟旭茹;张庆明;李晓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工市政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8;E21D20/00;E2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21 重庆经***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线 小净距大 断面 节理 地铁 隧道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隧道施工领域,涉及一种节理岩体隧道的施工方法,具体来说,是一种针对双线小净距大断面节理岩体地铁隧道的交叉双侧壁导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轨道建设正在高速发展,几乎所有省会及部分经济发达地区都正在修建轨道交通。在城市中修建轨道交通,很大一部分是隧道。隧道开挖的第一道工序是岩体开挖,在开挖过程中,围岩是否稳定,除受到管棚、钢拱架、初支等预支护措施和围岩地质条件的影响外,还受开挖方法对隧道断面的直接影响。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是地表沉降以及拱顶下沉,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表明,针对隧道断面的大小及形状、围岩的工程地质条件、支护措施工期要求、工区长度、机械配备能力、经济等相关因素综合分析,采用恰当的隧道开挖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开挖对于围岩稳定的影响,减小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目前采用的开挖方法主要有全断面法、台阶法、CD法、CRD法、单侧壁导坑法和双侧壁导坑法等,对于节理地层中的大断面隧道,其开挖步骤较多,从而所导致应力变化较为频繁,进而引起隧道围岩大范围塑性区,产生土体破坏,一般的全断面法等施工工法很难控制拱顶下沉以及地表的沉降。目前暂时还没有较为有效的针对大断面节理岩体的双线地铁隧道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宜节理岩体下暗挖双线小净距大断面地铁隧道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合理改善作业步骤,具有操作快速、简单、安全、减少施工对围岩扰动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线小净距大断面节理岩体地铁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左线和右线两个隧道,每个隧道横截面包括左、右导坑以及位于左、右导坑之间的主洞,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准备:准确勘探所挖岩体的岩性和结构特征,确认隧道开挖方向和开挖面,左线隧道左导坑包括左线左上台阶、左线左中台阶和左线左下台阶,左线隧道右导坑包括左线右上台阶、左线右中台阶和左线右下台阶,左线主洞包括左线核心土上台阶、左线核心土中台阶和左线核心土下台阶,右线隧道左导坑包括右线左上台阶、右线左中台阶和右线左下台阶,右线隧道右导坑包括右线右上台阶、右线右中台阶和右线右下台阶,右线主洞包括右线核心土上台阶、右线核心土中台阶和右线核心土下台阶,计算每个台阶的开挖大小并完成超前支护;
(2)、隧道施工:
21)、开挖右线右上台阶,进行临时支护及初期支护,开挖左线右上台阶,进行临时支护及初期支护;
22)、与右线右上台阶深度距离错开开挖右线左上台阶,进行临时支护及初期支护,与左线右上台阶深度距离错开开挖左线左上台阶,进行临时支护及初期支护;
23)、开挖右线右中台阶,进行临时支护及初期支护,开挖右线右下台阶,进行临时支护及初期支护;与右线右中台阶深度距离错开开挖右线左中台阶,进行临时支护及初期支护,与右线右下台阶深度距离错开开挖右线左下部台阶,进行临时支护及初期支护;
24)开挖右线核心土上台阶,在其顶部进行初期支护,并拆除两侧的临时支护;开挖右线核心土中台阶,并拆除两侧的临时支护;开挖右线核心土下台阶,并拆除两侧的临时支护;
25)、依次浇筑右线仰拱、右线边墙以及右线二衬;
26)、开挖左线右中台阶,进行临时支护及初期支护,开挖左线右下台阶,进行临时支护及初期支护;与左线右中台阶深度距离错开开挖左线左中台阶,进行临时支护及初期支护,与左线右下台阶深度距离错开开挖左线左下台阶,进行临时支护及初期支护;
27)、开挖左线核心土上台阶,在其顶部进行初期支护,并拆除两侧的临时支护;开挖左线核心土中台阶,并拆除两侧的临时支护;开挖左线核心土下台阶,并拆除两侧的临时支护;
28)、依次浇筑左线仰拱、左线边墙以及左线二衬;
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光面爆破,土体开挖后,及时封闭掌子面;
所述初期支护包括:在拱顶和左、右导坑外侧设置初支锚杆和初支钢架,所述初支锚杆呈梅花型布置,所述初支钢架沿拱顶环向布置,初支钢架内外侧交替布置永久纵向连接筋,初支钢架外表面挂设永久钢筋网,并喷射260~300mm厚的早强混凝土;
所述临时支护包括:在左、右导坑内侧设置临支锚杆和临支钢架,所述临支锚杆呈梅花型布置,所述临支钢架竖向布置,临支钢架内外侧交替布置临时纵向连接筋,临支钢架外表面挂设临支钢筋网,并喷射200~250mm厚的早强混凝土。
进一步限定,在左、右导坑中,单侧导坑开挖至少保持4m的错开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工市政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建工市政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186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机管片注浆栓
- 下一篇:一种爆破震动受限的岩石隧道开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