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安全警示装置和汽车安全警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18042.3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4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波;阳美文;涂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B60Q9/00 |
代理公司: | 11329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君;肖鹂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安全 警示装置 安全警示 车灯 图像 图像获取模块 警示 车辆前方 车辆行驶 处理模块 控制系统 模块识别 输出模块 提示模块 输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安全警示装置和汽车安全警示的方法。汽车安全警示装置包括:识别模块,用于从第一图像获取模块接收第一图像,第一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汽车安全警示装置所属的第一车辆前方或后方的图像;识别模块还用于识别第一图像中的第二车辆的第一车灯的工作状态,以及第一车灯在第一图像中的第一尺寸和位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识别模块识别的第一车灯的工作状态、第一尺寸和位置,生成第一安全警示信息,第一安全警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车辆会与第二车辆发生碰撞;输出模块,用于向第一车辆的提示模块或控制系统输出第一安全警示信息。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安全警示装置和汽车安全警示的方法,能够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领域涉及车载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安全警示装置和汽车安全警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车辆间的信息交换,可以通过鸣笛和车灯来实现。当通过车灯来交换车辆的行为信息时,目前主要是通过人眼识别车灯的颜色变换、车辆的位置及车辆的相对距离等信息来预测车辆间的碰撞行为,以便于驾驶员做出相应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安全警示装置、车辆和汽车安全警示的方法,能够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警示装置,包括:识别模块,用于从第一图像获取模块接收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汽车安全警示装置所属的第一车辆前方或后方的图像;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识别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二车辆的第一车灯的工作状态,以及所述第一车灯在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尺寸和位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识别模块识别的所述第一车灯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一尺寸和所述位置,生成第一安全警示信息,所述第一安全警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车辆会与所述第二车辆发生碰撞;输出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车辆的提示模块或控制系统输出所述第一安全警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安全警示装置,可以自动识别包含了第一车辆前方或后方环境信息的图像中的第二车辆的车灯的工作状态,以及该在图像中的尺寸和位置,然后根据该车灯的工作状态、在图像中的尺寸和位置判断第一车辆是否会与第二车辆发生碰撞,如果会发生碰撞,则生成警示信息,并提示车辆驾驶员做出合理反应,或向第一车辆的控制系统输出该提示信息,以便于控制系统控制第一车辆安全行驶,从而避免碰撞,进而使得第一车辆可以更安全地驾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车灯的工作状态为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一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以及所述位置为第一位置时,生成所述第一安全警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车灯的工作状态为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尺寸与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以及所述位置为第二位置时,生成所述第一安全警示信息。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车辆的车灯在图像中的尺寸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阈值时,表示第二车辆与第一车辆的距离已小于或等于预先设备的安全距离;第二车灯在图像中的位置可以表示第二车辆与第一车辆的相对方位。这样,汽车安全警示装置可以在第二车辆与第一车辆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安全距离时,根据第二车辆的车灯模块、第二车辆与第一车辆的相对位置判断第二车辆可能会与第一车辆发生碰撞,从而输出警示信息,这样可以避免输出不必要的警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车辆前方的图像时,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识别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交通信号灯的工作状态和所述交通信号灯在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二尺寸;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交通信号灯的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尺寸,生成第二安全警示信息,所述第二安全警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交通信号灯的工作状态;所述输出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提示模块或所述控制系统输出所述第二安全警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180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嵌件同步入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复合材料发罩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