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晴雨伞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99637.9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74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忠;徐丽萍;李美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联学院 |
主分类号: | A45B15/00 | 分类号: | A45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晴雨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伞。
背景技术
晴天用来遮阳光,雨天用来遮雨的伞叫做晴雨伞。一般是浅颜色的伞。晴雨伞是晴天雨天都可以用的,既可以遮阳也可以遮雨的伞,有防晒功能,而雨伞基本没有防紫外线的作用。
但是目前现有的晴雨伞在天热时,会完全遮挡顶部的空间,导致通风效果较差,热气难以从顶部排出,据这一问题,市场上开始流行一种新型的晴雨伞,通过在原来的晴雨伞顶部开设一个开口,然后通过在原有伞柄的顶部在设置一个小伞结构,这样在小伞结构和原有的开口处形成一个错开空间实现的间隙,这样热气就可以从这个间隙中进行排出,但是这种设计,仍然存在一定不足之处,由于这种雨伞操作较为不便,现有的通过机械手段进行启闭小伞结构都不是非常便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收伞的一种晴雨伞;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晴雨伞的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晴雨伞,包括一小伞结构,所述小伞结构联动设置有一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受控于一判断电路用于驱动小伞结构启闭,所述判断电路包括一温度传感器,当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应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所述判断电路控制所述小伞开启。通过这样设置,当温度过高时,需要及时做通风处理,这样一来,就自动将小伞处于开启状态,同时在使用晴雨伞时,起到遮阳同时通风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的驱动源为气缸。通过气缸的设置,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小伞结构的推环位置联动,这样一来,当气缸动作时,小伞结构也会相应动作,同时气缸的两个工位正好对应小伞结构的两个工位,进行启闭,较为合理,同时可以相应配合其他电学元件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的驱动源为电机。通过驱动源设置为电机,通过丝杠结构进行配合,将电机的一端与整个小伞结构的一端连接,通过电机转动带动一丝杠结构的滑块在小伞上滑移,而通过滑块推拉推环实现对小伞结构的启闭作用,同样可以起到便捷合理的作用,同时可以减小设计体积,保证控制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电路还包括一雨水传感器,所述雨水传感器的感应密度大于预设密度时,所述判断电路控制所述小伞开启。通过雨水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在雨水较大时及时检测以打开小伞避免淋湿。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电路还包括一照度传感器,所述照度传感器的感应照度大于预设照度时,所述判断电路控制所述小伞开启。通过照度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在照度较大时打开小伞避免晒伤。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电路还包括一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感应湿度大于预设湿度时,所述判断电路控制所述小伞开启。通过湿度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在湿度较大时打开小伞起到天气提醒的作用。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闭合时,所述判断电路控制小伞闭合;所述控制按钮开启时,所述判断电路控制小伞打开。通过控制按钮,可以在使用者需要的情况下打开或者关闭小伞,需要说明的使,控制按钮的优先级应当高于正常优先级。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晴雨伞控制方法,步骤一,获取湿度值V1和照度值V2;步骤二,计算得出分值S1=a*V1-b*V2;步骤三,当分值大于预设值时控制小伞结构打开。通过这样设置,如果湿度较大而照度较低,此时处于阴雨天气,所以需要提醒使用者,同时打开小伞结构,可以对使用者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同样的,一种晴雨伞控制方法,步骤一,获取照度值V2和温度值V3;步骤二,计算得出分值S2=a*V3-b*V2;步骤三,当分值大于预设值时控制小伞结构关闭。通过温度和照度的计算,当温度高但是照度较低时,可以关闭小伞,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温度较高时,得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同样的,一种晴雨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获取雨水密度值V4和温度值V3;步骤二,计算得出分值S2=a*V3-b*V4;步骤三,当分值大于预设值时控制小伞结构关闭。通过这样设置,当雨水密度不大时,可以通过关闭小伞结果以获得最佳的通风效果。
上式中,a/b为可编辑的比例常数。
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通过这样设置,当温度过高时,需要及时做通风处理,这样一来,就自动将小伞处于开启状态,同时在使用晴雨伞时,起到遮阳同时通风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电路拓扑图;
图3:本发明电路原理图一;
图4:本发明电路原理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联学院,未经安徽三联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996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