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料上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95622.5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3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倪月松;许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越顺经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料上胶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机械就是把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加工成为纺织品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生产化学纤维的机械虽然包括多种化工机械,现被认为是纺织机械的延伸,属广义的纺织机械。把棉、麻、丝、毛等不同的纤维加工成纺织品所需要的工序不尽相同,有的完全不同,所以需要的机器也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纺织机械通常按生产过程分类,计有:纺纱设备、织造设备、印染设备、整理设备、化学纤维抽丝设备、缫丝设备和无纺织布设备。纺纱设备又分为加工短纤维和加工长纤维两类。棉和棉型化纤属短纤维类,毛、麻、绢及其混纺化纤属长纤维类。复合面料是将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无纺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经粘结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适合做沙发,服装等纺织品,是人们居家生活不可缺少的面料之一。在复合面料生产中,常常需要细窄的面料进行间隔上胶,以作为复合面料的包边使用。但是常见的一个上胶装置只能对一条细窄的面料进行间隔上胶,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料上胶装置,一次性实现对四条细窄的面料进行间隔上胶,大大提高了上胶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面料上胶装置,它包括支承支座、左支座、右支座、第一气缸、第二气缸、胶水管、涂敷头、支承架、弹簧、上胶舌、气压系统,所述左支座固定在支承支座的左端,所述右支座固定在支承支座的右端,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左支座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胶水管下端铰接,所述胶水管中端设置有长孔,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和右支座铰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和胶水管中端的长孔铰接,所述涂敷头安装在胶水管的上端,所述支承架固定设置在涂敷头内,所述支承架上等圆周设置有胶水槽,所述上胶舌安装在涂敷头内,并伸出头口一段长度,所述弹簧设置在上胶舌和支承架之间,所述第一气缸上设置有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所述第二气缸上设置有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气压系统包括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减压阀、单向节流阀、气源,所述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连接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连接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都连接减压阀的一端,所述减压阀的另一端连接单向节流阀的一端,所述单向节流阀的另一端连接气源。
进一步地,所述上胶舌上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胶水分流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利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和缩回的动作组合,可使胶水管的上端获得四个确定位置。位置a为第一气缸活塞杆伸出、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缩回的状态;位置b为第一气缸活塞杆缩回、第二气缸活塞杆伸出的状态;位置c为第一气缸活塞杆伸出、第二气缸活塞杆缩回的状态;位置d为第一气缸活塞杆缩回、第二气缸活塞杆缩回的状态。面料经过上胶舌时,上胶舌下压,胶水管中的胶水从上胶舌挤出,均与涂敷在面料上。位置a、b、c、d的间歇性变化,实现对四条细窄的面料进行间隔上胶。上胶舌上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胶水分流槽,实现对胶水的分流,有利于面料均匀上胶。弹簧设置在上胶舌和支承架之间,实现了上胶舌的快速复位。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换向灵敏,使用寿命长。本发明一次性实现对四条细窄的面料进行间隔上胶,大大提高了上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局部放大图A。
图中:1.支承支座,2.左支座,3.右支座,4.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6.胶水管,7.涂敷头,8.支承架,9.弹簧,10.上胶舌,11.气压系统,12.长孔,13.胶水槽,14.第一阀口,15.第二阀口,16.第三阀口,17.第四阀口,18.第一换向阀,19.第二换向阀,20.减压阀,21.单向节流阀,22.气源,23.胶水分流槽,24.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越顺经编有限公司,未经桐乡越顺经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956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