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窟立柱岩体文物的抗震补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87652.1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6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来贵;任彦锦;刘向峰;习彦会;潘纪伟;郑帅;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23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窟 立柱 文物 抗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露天石质大型文物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窟立柱岩体文物的抗震补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无法移动的露天大型文物的石窟立柱岩体,长期受地质营力和环境因素变化等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立柱岩体表面存在着风化、大裂隙等病害。大量的地震研究资料表明,受地震波影响易在立柱岩体中存在裂隙、蚀变带、节理、断层等地质软弱构造面发生破坏,而我国近70%的石窟分布在高烈度地区和地震多发区,因此,开展石窟立柱岩体文物的保护和抗震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意义重大。
目前,对于石窟立柱岩体文物的保护和抗震技术的研究主要分两种途径:1、应用环氧树脂等化学材料对立柱岩体中的裂隙进行灌浆粘接加固;2、应用锚杆加固的方法,把立柱岩体和立柱岩体支撑的上部窟体固定,应用环氧树脂将金属锚杆、立柱岩体、上部窟体三者粘合为一体,从而对其进行修护。但对于已风化且风化病害较严重或裂隙较大的立柱岩体,其对上部窟体支撑作用已相当有限,本身的强度和稳定性已成问题,故上述技术作用较小,已然不能适用;且尚未有对露天石质大型文物的抗震吸能方面的设计研究。
现实中,石窟立柱岩体文物受风化面的柱体开裂明显,石雕表层缺失严重,部分已失去其艺术价值;故对立柱岩体表层风化十分严重且影响美学价值的或者是影响到立柱岩体文物稳定性的部位进行必要的补强和支护是不违背文物保护基本规则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石窟立柱岩体文物的抗震补强装置,以达到防止立柱岩体文物的二次风化,增强立柱岩体与上部窟体间稳定性的目的。
一种石窟立柱岩体文物的抗震补强装置,该装置包括柱体补强系统和抗震吸能系统,所述的柱体补强系统套于被保护柱体文物外侧,所述的抗震吸能系统包括第一抗震吸能柱和第二抗震吸能柱,分别设置于被保护柱体文物的两侧;
所述的柱体补强系统包括半圆管形钢体、多个半圆箍和多个半环状钛合金支撑板条,其中,在半圆管形钢体内侧的不同高度分别设置半环状钛合金支撑板条,在半圆管形钢体的不同高度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半圆箍;
所述的第一抗震吸能柱和第二抗震吸能柱结构相同,均包括钢管混凝土柱、螺旋式千斤顶、支撑底板、热卷弹簧和钢带凹槽支撑面板,其中,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放置于被保护柱体文物的两侧的地面,钢管混凝土柱的上端设置有螺旋式千斤顶,螺旋式千斤顶的上端设置有支撑底板,支撑底板的上端设置有热卷弹簧,热卷弹簧的上端设置有钢带凹槽支撑面板。
所述的柱体补强系统还包括多根抗震钢筋,所述的抗震钢筋分别穿过多个半环状钛合金支撑板条。
在半环状钛合金支撑板条与被保护柱体文物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注入水泥砂浆。
所述的钢带凹槽支撑面板上端设置有缓冲面板。
所述的热卷弹簧,其上端设置有钢珠载具,钢珠载具上端的多个凹槽中设置有钢珠。
所述的热卷弹簧,其固有频率大于20Hz。
所述的抗震吸能系统设置有外壳。
所述的缓冲面板采用橡胶面板。
所述的钢珠载具与钢珠之间设置有润滑层。
本发明优点:
1、本发明整体结构设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内部灌注的水泥砂浆在大幅度提高立柱岩体强度的同时,添补柱体中的大裂隙,增强立柱岩体与上部窟体间稳定性;
2、本发明彻底隔绝雨水、大气与立柱岩体文物的直接接触,从根本上消除风化的形成条件,防止立柱岩体文物的二次风化;
3、本发明外表面涂抹一层颜色与立柱岩体文物颜色相近的水泥砂浆,在不破坏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原貌的同时,遵从了“与环境统一”的文物保护原则;
4、本发明从最大程度上避免立柱岩体文物因地震引发的破坏和人员的伤亡事故发生,且为露天石质大型文物的抗震吸能方面的设计研究提供了一种研究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石窟立柱岩体文物的抗震补强装置整体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石窟立柱岩体文物的抗震补强装置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柱体补强系统正视和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柱体补强系统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抗震吸能柱或第二抗震吸能柱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钢珠载具与钢珠结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76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空间卫生间的保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墙柱模板垂直度的自动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