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光伏电站电池板干式清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86681.6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5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刚;许兆鹏;崔立业;孙希德;曹生现;赵波;吕昌旗;范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分公司;东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40/10 | 分类号: | H02S40/10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22102 | 代理人: | 陈传林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电站 电池板 清洗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是一种大型光伏电站电池板干式清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如何提高并维持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光电转换效率成为光伏产业主要攻关方向,而维持光电转换效率则是光伏电站运行维护中重点工作,除了与光伏电池板本身材料的可靠性和耐用性相关外,对光电转换效率影响更大的则是日积月累的灰尘覆盖,即为光伏电池板的灰尘效应,一般可描述为源自空气携载的固态微米量级灰尘颗粒物覆盖光伏组件表面,降低光伏组件光通量,进而导致光伏组件电能输出量降低。一方面,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光伏电池板表面积灰可导致光电转换效率相对降低 10%~25%,当灰尘密度从0增至22 g/m2时,光电转换效率的降低值可从零升至26%,积灰给光伏电站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积灰若不能够及时清理,会导致光伏电池板局部腐蚀、绝缘性降低和热斑效应等问题,还会影响到蓄电池的电量,电量不足会导致充电次数增加,从而减少其使用寿命。由此可见,光伏电池板积灰不仅影响到光伏电站的经济性,还危害到安全运行。
为维持光电转换效率,需对光伏电池板表面积灰进行及时清洗,目前可简要概括为三种形式:(1)自然清洗法,即通过自然降雨或降雪、风力等来清洁附着在光伏电池板表面的灰尘,但此方法只适用于雨季;(2)人工清洗法,通过人工拿着高压水枪对太阳能电也板进行冲洗,优点是效果明显,缺点是浪费水和需要大量的人力,并且可能会发生“热斑效应”;(3)机械清洗法,采用绿化喷淋的方法进行清洗,此种方法解决了以上两种方法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但是,这种方法的一次投资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大型光伏电站电池板积灰导致光电转换效率下降,运维经济性降低,并危害到光伏电池板使用寿命等难题,提出一种大型光伏电站电池板干式清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特点是,以压缩空气为清洗介质和动力源,清洗喷头包括压缩空气喷嘴和吸灰口,喷嘴出口压缩空气吹起吸附在光伏电池板上积灰,通过吸灰口吸收并收集,避免对相邻光伏电池板造成二次污染;清洗喷头安装在线测距与液压调整装置,实时监测并调整清洗喷头与光伏电池板距离,避免划伤或挤压电池板;针对吸附力强的灰垢,采用气动马达带
动特殊材质的滚刷,实施滚动摩擦清洗并且不损伤光伏板表面;基于光伏电池板的运行状态和天气工况,可实施积灰清洗和积雪清洗等多种运行模式。
实现本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大型光伏电站电池板干式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空气压缩机的压缩空气出口与高压储气罐的进气口连接,高压储气罐的第一出气口通过第一节流阀与三通管接连通,三通管接分别与气动马达的进气口、高压气体安全阀连通,气动马达与转轴固连,转轴置在干式组合清洗喷头固定的轴瓦内,转轴下嵌有耐摩布匹;高压储气罐的第二出气口通过第二节流阀与干式组合清洗喷头的高压吹扫空气接口连通;高压储气罐第三出气口通过第三节流阀与气体引射器的高压引射流体入口连通,气体引射器的低压流体入口与干式组合清洗喷头的负压吸附空气接口连通,气体引射器的出气口与除尘器进气口连通,除尘器出灰口与集灰器连通;干式组合清洗喷头的侧面固连有距离检测器,距离检测器输出端与单片机控制板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控制板输出端与电磁换向阀输入端电连接,电磁换向阀置在液压机械臂的底座上,液压机械臂的臂体与干式组合清洗喷头连接。
所述的转轴的转速为1200~2000转/分钟。
所述的干式组合清洗喷头的结构是,包括:高压吹扫空气接口与高压吹扫空气输入管连通,高压吹扫空气输入管与高压空气联箱进气口连通,高压空气联箱出气口与吹扫喷嘴连通,吹扫喷嘴两侧置有吸附口,吸附口与负压空气腔连通,负压空气腔的出气口与负压吸附空气接口连通。
所述的吹扫喷嘴的内径为矩形,长度为3~3.2m,宽度为2~5 mm,吹扫喷嘴的吹扫绝对压力为0.4~0.8 MPa,吸附口的绝对压力为60~80 kPa。
所述的干式组合清洗喷头底端至光伏电池板面的间距为8~12 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分公司;东北电力大学,未经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分公司;东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66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可折叠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封装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