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共振成像设备及磁共振成像的扫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86660.4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6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鹏;王超洪;李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哈达 |
地址: | 2018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共振 成像 设备 扫描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及磁共振成像的扫描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磁共振脉冲序列,包括激发脉冲和回聚脉冲,且两种脉冲按照以下方式之一进行配置:该激发脉冲作用的扫描层厚度大于标准层厚,且该回聚脉冲作用的层厚等于该标准层厚,或者该激发脉冲作用的扫描层厚度等于标准层厚,且该回聚脉冲作用的层厚大于标准层厚;确定一个或数个扫描层;根据扫描层面内液体的流动方向,确定扫描层的先后扫描顺序;以及利用磁共振脉冲序列对该一个或数个扫描层进行磁共振扫描。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设备及磁共振成像的扫描方法能够降低成像序列因搏动带来的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磁共振成像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磁共振成像的扫描方法。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核磁共振的重要应用领域,如今磁共振成像设备已成为医学临床诊断和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基本原理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收器收录,经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
磁共振成像是相对其他医学成像技术出现“伪影”较多的一种影像技术。这里的伪影,也称假影或鬼影(ghost),是在磁共振扫描和信息处理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的目标物不存在的信息。核磁共振的伪影种类较多,包括硬件相关的伪影、环境相关的伪影、患者相关的伪影和图像处理相关的伪影等等。每一类伪影又根据具体情况不同产生许多不同的表现。这些伪影会带来图像重叠、缺失、变形、模糊等情况。伪影的产生会造成图像质量的明显下降,掩盖病灶,进而有可能造成漏诊和误诊,因此,抑制伪影就成为磁共振成像中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搏动伪影是一种与患者相关的伪影。目前抑制搏动伪影的方法包括流动补偿和添加饱和带。流动补偿方法是在正常梯度波形的适当位置加入另一组梯度实现一阶矩置零,使血流内的氢质子位于回波中心的时候净相位为零。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处理与速度有关的相位移动,还能够补偿加速度或更高阶的相位移动,但是由于增加了梯度波形,会使信号的演化过程复杂化,并且使序列的最小TE(echo time,回波时间)增加。添加饱和带的方法是在成像区域外添加饱和带,其基本原理是在成像信号的射频脉冲发射前的数毫秒之内,向确定空间位置发射一个选择性的射频脉冲,使这个空间区域内的纵向磁化矢量提前翻转到横向,这个区域的血液流到成像层面时不会再产生信号,达到抑制伪影的目的。添加饱和带的方法通用性很强,可以与多种成像序列兼容,它不需要特别的病人准备过程,但其缺点是增加了信号产生的准备时间,减少了一个TR(repetition time,重复时间)时间内能够采集的最大层数。同时,饱和脉冲也会增加病人的射频沉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及磁共振成像的扫描方法,能有效的降低成像序列因搏动带来的干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成像的扫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磁共振脉冲序列,包括激发脉冲和回聚脉冲,且两种脉冲按照以下方式之一进行配置:该激发脉冲作用的扫描层厚度大于标准层厚,且该回聚脉冲作用的层厚等于该标准层厚,或者该激发脉冲作用的扫描层厚度等于标准层厚,且该回聚脉冲作用的层厚大于标准层厚;确定一个或数个扫描层;根据扫描层面内液体的流动方向,确定扫描层的先后扫描顺序;以及利用磁共振脉冲序列对该一个或数个扫描层进行磁共振扫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扫描层的先后扫描顺序被调整到与血液或者脑脊液流动的方向一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为该激发脉冲和该回聚脉冲设置扫描层选择梯度,以确定该激发脉冲和该回聚脉冲作用的扫描层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该磁共振脉冲序列的每个周期内包含一个该激发脉冲和一个该回聚脉冲。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该磁共振脉冲序列的每个周期内包含一个该激发脉冲和多个该回聚脉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66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调节角度结构
- 下一篇:基于智能终端显示设备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