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救生装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84448.4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7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沈景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景才 |
主分类号: | A62B1/02 | 分类号: | A62B1/02;A62B5/00;B63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2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生 装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装备,特别是一种用于救援的救生装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种救援抢险的情况中,常常出现如下状况:如果是洪水救援,则需要救援人员经过洪水游到被困者身边。然后用随身携带的绳索将两人困在一起,最后再一同游回岸边。这样救援人员在经过洪水游到被困者身边时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体力。因此在带着被困人员游回岸边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体力不支而被洪水冲走的情况。甚至遇到被困者无意识或者不配合的情况,更增加了难度。如果是火灾高层救援,需要先使用云梯达到被困者的楼层。但是由于云梯高度有限,没有办法救援高出云梯的楼层中被困人员。
未解决上述问题,行业内出现一种救生装备,能够通过救生装备带动救助者或者被困者依靠电力在绳索往复移动,这样节省了救助人员的力气。但是这样的救生装备存在如下问题:
1.在救援过程中,有时救援绳索所在的救援道路上存在障碍物,需要绕过障碍物行进。例如需要绕过竖直或者水平的障碍物。而现有的救生装备没有绕过障碍物的功能。
2. 目前的救生装备均采用绳子作为救生装备攀爬的对象。然而,在绳子被浸湿的情况下会减小摩擦力而使得救生装备打滑出现危险。或者绳子容易被点燃,更会出现由于绳子烧断而出现危险的情况。
3. 被困人员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目前的救援中,仅能每次使用一个救生装备,增加了救援时间,也增加了后面被困人员的危险。
4. 目前的救生装备只有一条绳索,一旦绳子断裂或者打滑,救援人员或者被困人员就会掉落,这样非常危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救生装备,包括:救生装备本体;及供电单元,连接所述救生装备本体,且对所述救生装备本体进行供电;所述救生装备本体进一步包括:外壳;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至少一对齿轮,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且所述至少一对齿轮的每对齿轮均对角地固定在所述外壳内部;两根链条,穿设于所述外壳内部,且所述两根链条的其中之一可拆卸的与所述至少一对齿轮中的每对齿轮中的其中之一连接,所述两根链条的另外之一可拆卸的与所述至少一对齿轮中的每对齿轮中的另外之一连接;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传动轴,穿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侧轮,固定在所述传动轴的两端;所述外壳的四周均设有舱门,所述舱门可打开以露出所述至少一对齿轮中的至少一个齿轮,且所述舱门关闭时将所述舱门可露出的所述齿轮与其对应的链条紧压在一起以形成传动机构,所述救生装备本体通过所述至少一对齿轮与所述两根链条形成的传动机构在所述链条上往复运动。
上述的救生装备,包括两对齿轮,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且所述两对齿轮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四个角上,所述两根链条的其中之一与所述两对齿轮中的每对齿轮的其中之一连接,所述两根链条的另外之一与所述两对齿轮中的每对齿轮的另外之一连接。
上述的救生装备,所述救生装备还包括:对讲模块,设置在所述救生装备本体上。
上述的救生装备,所述救生装备还包括:第一遥控器;第一信号接收单元;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遥控器控制所述救生装备本体在所述两根链条上往复运动。
上述的救生装备,所述救生装备还包括:高度计算模块,设置在所述救生装备本体上,所述高度计算模块将所述救生装备本体当前高度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遥控,所述第一遥控器根据所述高度信息控制所述救生装备本体在所述两根链条上往复运动。
上述的救生装备,所述高度计算模块为气压计。
上述的救生装备,所述高度计算模块包括:原点信息发送器;及原点信息接收器,所述原点信息接收器接收所述原点信息发送器发送的原点信息,根据所述原点信息计算所述原点信息接收器与所述原点信息发送器之间的距离根据该距离计算出所述高度信息。
上述的救生装备,所述救生装备还包括:链条盒,设置在所述救生装备本体外部,所述链条盒存放所述两根链条。
上述的救生装备,所述链条盒进一步包括:链释放单元,所述链条释放单元释放存放在所述链条盒的所述两根链条;第二遥控器;及第二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所述遥控器的遥控信号,并根据所述遥控信号控制所述链条释放单元释放所述两根链条。
上述的救生装备,所述救生装备本体还包括:视频通话模块,设置在所述救生装备本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景才,未经沈景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44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聚焦超声能量效应的评价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逃生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