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对抗浮锚杆提供保护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82942.7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6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卫平;郭东升;李果;于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31/12;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冯龙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对抗 浮锚杆 提供 保护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对抗浮锚杆提供保护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锚杆作为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另一端深入地层中,整根锚杆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自由段是指将锚杆头处的拉力传至锚固体的区域,其功能是对锚杆施加预应力;锚固段是指水泥浆体将预应力筋与土层粘结的区域,其功能是将锚固体与土层的粘结摩擦作用增大,增加锚固体的承压作用,将自由段的拉力传至土体深处。
抗浮锚杆,也叫抗浮桩,是建筑工程地下结构抗浮措施的一种。抗浮锚杆不同于一般的基础桩,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能,与一般基础桩的最大区别在于:基础桩通常为抗压桩,桩体承受建筑荷载压力,受力自桩顶向桩底传递,桩体受力大小随着建筑荷载的变化而变化;而抗浮桩则为抗拔桩体承受拉力,普通抗浮桩受力也是自桩顶向桩底传递,桩体受力大小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变化,但两者受力机制恰好相反。抗浮锚杆是指抵抗建筑物向上位移的各种桩型的总称,抗浮锚杆不同于一般的基础桩,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能,抗浮桩为抗拔桩。
现有对于抗浮锚杆进行安装时,容易造成其节点并不是柔性节点,不能缓冲地下水的浮力及建筑物自身重力对节点的冲击,容易拉裂防水卷材,使抗浮锚杆的防水作用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对于抗浮锚杆安装时容易造成其节点并不是柔性节点,不能缓冲地下水的浮力及建筑物自身重力对节点的冲击,容易拉裂防水卷材,使抗浮锚杆的防水作用失效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抗浮锚杆提供保护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在防水卷材上下形成一个柔性节点,既能缓冲地下水的浮力和建筑物自身的重力,更好的保护防水卷材不被拉裂,还能防止因抗浮锚杆钢筋锈蚀,地下毛细水沿钢筋往上渗,起到很好阻隔作用。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能够对抗浮锚杆提供保护的结构,包括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中设置有若干根锚杆,且锚杆的两端均设置在混凝土层外部,在混凝土层的顶面内凹形成凹槽,锚杆均穿过凹槽,在凹槽中设置有防水卷材,且防水卷材完全覆盖凹槽的开口端后贴在混凝土层的顶面上,锚杆穿过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上设置有防水保护层,且防水保护层设置在防水卷材贴在混凝土层的顶面上的部分上,防水保护层上设置有防水板,且防水板完全覆盖防水保护层,在凹槽中设置有防水装置,且防水装置与凹槽的侧壁和底面接触,防水卷材设置在凹槽中的部分设置在防水装置中;防水装置为防水油膏,防水油膏分为上层防水油膏和下层防水油膏,下层防水油膏设置在防水卷材设置在凹槽中的部分的下方,上层防水油膏设置在下层防水油膏的上方,下层防水油膏设置在凹槽和防水卷材形成的空间中并填满该空间,上层防水油膏设置在防水卷材设置在凹槽中的部分的上方并与该部分接触;锚杆的外部设置有止水环,锚杆均设置在止水环的内腔中,止水环安装在上层防水油膏上。抗浮锚杆为抗拔桩体承受拉力,普通抗浮桩受力也是自桩顶向桩底传递,桩体受力大小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变化,传统是直接对抗浮锚杆处灌防水油膏,并没有分层,不能缓冲地下水的浮力及建筑物自身重力对节点的冲击,容易拉裂防水卷材,使抗浮锚杆的防水作用失效,而本方案则是分层灌入防水油膏,再做防水卷材和防水保护层,防水油膏与抗浮锚杆周边防水卷材及防水保护层保持一致高度,其在防水卷材上下形成一个柔性节点,既能缓冲地下水的浮力和建筑物自身的重力,更好的保护防水卷材不被拉裂,还能防止因抗浮锚杆钢筋锈蚀,地下毛细水沿钢筋往上渗,起到很好阻隔作用。
一种能够对抗浮锚杆提供保护的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抗浮锚杆的钢筋为中心,人工挖底形成一个上底宽300mm,下底宽200mm,深200mm的坑;
(2)在坑中浇筑C15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并且在混凝土层顶部内凹形成一个上底宽150mm,下底宽100mm,深150mm的凹槽;
(3)在凹槽中灌注80mm深的防水油膏;
(4)沿着混凝土层的顶面铺设防水卷材,并且将防水卷材铺到已灌注的防水油膏上,遇到有钢筋的位置设置开口;
(5)铺设砂浆坐防水保护层,在锚杆周边留出50mm至80mm不做保护层;
(6)将锚杆按照设计要求弯曲成型;
(7)再次向凹槽中灌注20mm深的防水油膏至保护层一周,此时防水油膏通过防水卷材隔离为两层;
(8)在锚杆外部放置遇水膨胀条首尾连接形成的止水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29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桩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新型抗腐蚀抗蠕变的锚杆结构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