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衣物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82142.5 | 申请日: | 201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49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权容雨;龙升地;千刚云;崔宰熏;朴正畛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F39/14 | 分类号: | D06F39/14;D06F39/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崔炳哲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衣物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上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开闭本体的衣物投入口的门。
背景技术
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对衣物进行洗涤的装置、对衣物进行烘干的装置、可对衣物一同实施洗涤和烘干的装置。在衣物处理装置中,衣物的洗涤行程为通过水和洗涤剂的作用去除附着于洗涤物的污染物质的行程,衣物的烘干行程为通过设置于衣物处理装置的热风供给装置去除衣物中的水分的行程。
通常,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本体,用于形成衣物处理装置的外形,具有衣物投入口;衣物收容部,设置于本体内部;驱动单元,用于使构成衣物收容部的滚筒旋转;门,用于开闭衣物投入口;以及控制单元,向使用人员显示与在衣物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的行程相关的视觉信息,接收使用人员的操作。
在如上所述的普通的衣物处理装置中,门执行开闭衣物投入口并可看到衣物收容部的自身功能。并且,控制单元通常设置于本体,通过开启/关闭的方式等来仅简单表示已确定的行程,上述控制单元具有用于对上述行程进行操作的多个按钮或把手。
然而,分开设置门和控制单元不利于使衣物处理装置形成简洁的外观,衣物处理装置与使用人员之间的输入及输出接口只能停留在低水平模式。
对此,正在研究将控制单元设置于门,并以触摸屏来体现控制单元。与此相关的技术可在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1-0130089号(2011年12月05日公开)和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5-00062464号(2015年01月16日公开)中找到。但是,对通过将门和触摸屏一体化来带来美感并以低成本带来高端感官效果的门结构的研究尚存不足。
而且,为使门盖和门框相结合,通常利用支架、钩等的机械紧固结构,并使用粘结剂。但是,在为了给使用人员带来高端的感觉而使用玻璃材质的门盖的情况下,存在很难利用上述机械紧固结构的问题。进而,在门盖呈圆形的情况下,还会发生很难准确控制门盖在门框上的设置位置的问题。
并且,在通过粘结剂使门盖与门框相结合的过程中,粘结剂的溢出有可能会导致外观品质的下降。为了防止这种问题,在远离边缘部分的门框的内侧涂敷粘结剂,但这会引起粘结强度下降,会发生异物容易通过门盖与门框之间的缝隙渗透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从门为用于开闭衣物投入口的结构这一点出发,在触摸屏设置于门的情况下,存在水分向构成触摸屏的电子元件渗透的忧虑。因此,对上述电子元件的密封可被认为是确保触摸屏的驱动可靠性方面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衣物处理装置的门结构,即,当在门设置可看到衣物收容部的窗口部和用于显示与在衣物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的行程相关的信息的显示部时,可使门的外观简洁,并给使用人员带来一体化的美感。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衣物处理装置的门结构,即,可利用四边形显示器来向使用人员提供圆形的显示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衣物处理装置的门结构,即,可使圆形的门盖与圆形的门框容易相结合。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衣物处理装置的门结构,即,当门盖与门框相结合时,防止密封剂泄漏,可提高粘结强度,并可防止异物通过门盖与门框之间的缝隙渗透。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衣物处理装置的门结构,即,当在门形成显示部(或触摸屏)时,可防止水分向构成显示部的电子元件渗透。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可在用于防止上述水分的渗透的密封结构中提高密封性能的追加结构。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本体,具有衣物投入口;以及门,用于开闭上述衣物投入口,上述门包括:门框,包括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在门处于关闭的状态下,上述第一开口部与上述衣物投入口相向,上述第二开口部与安装于上述门框内部的显示模块相对应;以及门盖,与上述门框相结合,形成上述门的外观,上述门盖包括非透光区域、第一透光区域及第二透光区域,在上述非透光区域内,上述第一透光区域与上述第一开口部相对应,上述第二透光区域与上述第二开口部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21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